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杂志》 > 2000年第9期
编号:10209764
人工心脏起搏患者脑梗死14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2000年第9期
     作者:黄宗青

    单位:523013 广东省东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科

    关键词:起搏器,人工;脑梗塞

    实用医学杂志000934 摘 要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起搏患者脑梗死临床特点。方法:对14例放置心脏起搏器术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资料、治疗转归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神经功能损害以半球局灶征为主,近3/4患者为分水岭梗塞,14例血纤维蛋白原均增高,13例出院时生活不能自理。结论:心脏起搏患者脑梗死临床过程有一定特殊性,治疗应注意心功能保护和脑部血液有效灌注,术后宜重视血流动力学的干预。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中,心脏疾患起相当重要的作用。严重心律失常安装起搏器后极大地改善了心功能,然而有少数患者术后相当长时间内发生脑梗死,至今国内报告尚少。为总结临床特点及经验,现将我们观察的14例报道分析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60~81岁,平均71.4岁。均无卒中史,14例术前有乏力、头昏头胀、短暂黑朦,近乎晕厥、心悸胸闷、腹胀纳差等器官供血不足表现,12例有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呼吸困难。安装起搏器基础疾病:获得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5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例,双分支传导阻滞伴心动过缓2例。全部采用永久性埋藏式起搏器,无术时并发症。术后器官灌注不足现象、心衰症状基本缓解,日常生活完全自理,9例间有体位性视朦,定期复查心电图、胸片,显示起搏功能、电极位置正常。术后至脑梗死发病的间隔时间6个月~2年,平均1.2年。

    1.2 临床表现 排便后起立或起床等体位改变时发病10例,行走活动中及静卧时发病各2例。急性发病24~72 h后逐渐进展12例,急骤发病达高峰2例。入院时血压:8~12/6~10 kPa 9例,12.5~16/10.5~12 kPa 4例,16~18/12~13.5 kPa 1例;全部有偏侧完全性瘫痪、偏身感觉障碍等脑局灶征,其中伴失语7例,嗜睡与精神症状各4例,头昏头痛5例,尿失禁3例,无昏迷、恶心、呕吐或抽搐。
, 百拇医药
    1.3 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 14例首次头颅CT检查在病后2~24 h,2例显示病灶;阴性者24~72 h复查均发现责任病灶。脑梗死灶最大径1.5~6 cm,平均3.4 cm,其中1.5~2 cm 2例为单侧多发性腔隙梗塞,无明显灶周水肿。病灶分布区域:一侧额顶颞叶2例,额顶区3例,额顶区并顶枕区2例,放射冠3例,半卵圆中心及基底节各2例。单发8例,多发6例。全部病例就诊时急查心电图,均显示窦性起搏心律,心率58~60次/min 8例,61~70次/min 4例,71~80次/min 2例。胸片:14例心内电极位置正常,9例有轻度肺淤血改变。本组均行心脏、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发现心内栓子1例,颈内动脉轻~中度狭窄4例。治疗前半定量测血纤维蛋白原,14例均增高至4.6~10.4 g/L(我院实验室正常参考值2~4 g/L),其中7~10.4 g/L 6例。

    1.4 治疗及转归 14例病初3 d每天静滴降纤酶5~10 U,并鼻腔吸氧,同时选用川芎嗪、复方丹参、脉络宁、氟桂嗪、胞2磷胆碱、力抗栓或潘生丁等改善循环或脑保护药物;3 d~1周病情稳定后配合针灸康复理疗。13例住院期间翻身、起坐或排便常感头昏、神疲及气促,加强心甙口服。住院时间30~72 d,平均44 d,无一例死亡。出院时总的生活能力状态:部分生活自理1例;能站、扶杖能走,需人照料4例;卧床、能坐,各项生活需人照料6例;卧床、意识清醒,可喂食3例。14例出院后随访6个月~1年,4例(包括1例部分生活自理)出院后1~3个月再发缺血卒中入院,3例因肺部感染、心衰死亡,7例仍卧床不起。
, http://www.100md.com
    2 讨论

    随着人口老年化和新技术手段在医学的广泛应用,发现的卒中类型更为多样化,卒中治疗更应个体化[1]。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普遍开展以后,术后发生脑梗死病例日见增多,这类患者禁忌MRI扫描,也不宜高压氧疗[2],本组均急性发病,病情渐进性发展,神经功能损害以半球局灶征为主,恢复转归欠佳,这些特殊临床征象值得关注。

    按动脉供血分布特点,额顶、顶枕、顶颞枕叶之间交界部位,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属皮质与皮质下分水岭区,通常认为分水岭梗死发病属血流动力性机制[3]。本组约3/4病例责任病灶在分水岭区,入院时心率在60次/min以下占一半以上。血压偏低(8~12/6~10 kPa)9例,胸片9例有轻度肺瘀血,心脏彩超13例未发现心内栓子,对血粘度有较大影响的纤维蛋白原普遍增高,这些因素提示本组脑梗死发病可能也以血流动力学机制为主。13例在治疗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活动或体位改变而感头昏疲乏或气促,疗效欠佳,生活自理能力差,说明起搏器患者心血管代偿适应功能仍不足,容易出现心功能不全,这可能是造成脑梗死后神经功能康复困难的主要因素。故治疗宜注意心功能保护,针对纤维蛋白原增高显著,血流动力学改变较明显,应着重改善血液状态,增加脑部有效血流灌注,如反复多次小剂量使用降纤酶、适当升压、扩管扩容等。
, 百拇医药
    安装起搏器后,显著提高了心脏泵血功能,本组术后器官供血不足症状普遍缓解,因而忽视对血流动力学的干预,鉴于本组血纤维蛋白原均增高,预后转归不良,故心脏起搏器术后,除定期复查起搏功能、电极位置外,宜重视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适当降纤抗凝以预防缺血卒中,这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能有益。

    参考文献

    1,苏镇培,黄如训. 急性脑梗塞临床分型分期治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24(1):63~64.

    2,黄如训,梁秀龄,刘焯霖,主编. 临床神经病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101~102.

    3,童绥君,苏志强. 侧脑室体旁放射冠梗塞表现为进展性卒中的CT与临床特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5,12(4):212~213.

    (修回日期:2000-06-2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