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塑形&健身 > 高手
编号:12071257
绝不外传的“功夫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20日 高手
     陈照奎老师传给我的是一套家传低架太极拳,也称“功夫架”,是只传内绝不外传的动作更细腻,手法更多,发劲更猛,技击方法更加明显,技术更加全面的拳架,这套“功夫架”就是我现在练的了,这是从我师父陈照奎那里传承下来的,而我师父陈照奎是从他父亲陈发科那里传下来的。虽然也都是从老架发展而来的,但是质地绝不一样。为什么这么说?陈发科来北京后曾经跟陈照丕说过“你还要继续磨练”的话,因此陈照丕在北京又待了一年多,但这一年多他练的仍然是“老架”而不是“功夫架”,因此陈照丕后来在社会上以及回到陈家沟传授的依然是“老架”。那么,既然“太极拳”只传下来“老架一路”和“二路炮锤”这两路拳,这“功夫架”具体又是怎么来的呢?

    太极拳从陈氏14代到现在已经约150到180年的时间了,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这个拳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了。早年陈家沟有个人叫陈永辉,和陈永恒,这两个人是当时陈家沟功夫最高,天赋极佳的两个人。他们根据老架创了一套陈式“小架”,这就是“功夫架”,这个“功夫架”严格地说是陈式太极拳的简化拳,没有“老架”这么复杂。但是当再往下传了两代的时候,他们的孙子陈鑫、陈姚对“功夫架”的精妙和精华之处掌握出现了缺失。因为陈鑫有文化,为了怕祖宗的玩意失传,于是就写了两本书叫《太极拳图说》和《三三六拳谱》,陈鑫去世的时候就把这两本书交给他的侄儿陈春元,说:“可传的传之,不可传则焚之。”
, http://www.100md.com
    《太极拳图说》所载的“功夫架”就是陈发科所练,而陈照丕所练却仍是“老架”。“功夫架”“老架”之间有招法相同之处但也有完全不同的地方,也有名称相同但用法不同。当然,也有人认为陈照奎和陈照丕所练的是一回事,区别仅在于他们都是从陈发科处学来,但陈发科和陈照丕只在北京短暂相处教拳,此后叔侄俩长期的一在北京,一在南京,30年不在一起,所以拳架自然就起了变化。而陈照丕回到陈家沟教拳并在那里故去后,陈照奎被请回乡教的拳架被认为跟陈照丕的不一样,所以,他们就把把陈发科、陈照奎传的拳架称之为“新架”,而将陈照丕教的拳命名为“老架”。

    不过,我所继承的陈照奎老师的拳架的确是跟陈照丕老师教的不一致,两种拳路我都熟悉,当初我还认为陈照奎老师的拳架我看不上眼哩,可当我进了师门,能看懂了,知道了其中的奥妙,便对老师传我的这套拳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又知道陈发科来北京后曾经跟陈照丕说过“你还要继续磨练”的话,还知道陈照丕后来继续磨练的仍然是“老架”,我就知道自己习练的这套拳为什么要叫“功夫架”了。
, http://www.100md.com
    拳法套路固然重要,但是习练者是否具备天赋和方法也至关成败。原来“功夫架”里没有“三换掌”,但陈发科后来加了个“三换掌”,到我师父陈照奎的时候又加了“十字手”,最终定型是一路拳八十六式,二路拳七十一式。我自己练了几十年,从师父反复给我强调“沉肩坠肘”里,我在后来的悟拳当中运用杠杆、螺旋、切线、弧线、平衡、向心力、离心力等原理,确定了自己的 “肘定位”拳理,继而又提出了系统的“梢节领劲,两头卷曲” 理论。

    我个人感觉这个“功夫架”就如同我师父说的,“没有边角废料”,就是任何一个动作都可以形成打击,任何一个拐弯也能形成打击。这套拳从头到尾每一个犄角旮旯我都研究过,都验证过。

    实际上,“太极拳”是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被一些天赋极高的人不断发展的。它是经过几百年的不断修改,慢慢进化,越来越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其实近二三十年“老架”的面貌也有所改善了,1980年以前“老架”非常难看,近些年随着太极拳的社会声望越来越高,社会对太极拳也有新的期望了。全世界都在欣赏你的拳术,你那么难看怎么行?因此很多陈氏太极的大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如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等等太极名家也都在不断地完善这个架子,往尽善尽美上去做。,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