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7年第11期
编号:11514688
经典针灸理论的现代表达(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日 《中国针灸》 2007年第11期
     解读针灸学中沿用至今的古文专业术语,仅以一般学科对名词术语进行的规范和释义显然失于简单。理解和解释针灸基本术语,必须基于对针灸基本理论的理解;而理解认识针灸理论整体,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充分考虑其社会文化背景和时代演变。

    语言文字是思想的载体,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述的思想理念,相互关联,植根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土壤,具有历史性。因此,文字诠释的最终目的指向对表述观念意义的理解,而不是仅限于构成语言的文字本身(义项考释等)。阻碍对传统针灸学理论理解的因素,虽然突出表现为文字表达,但占首要位置的实为以语言承载的认识方法和思想观念。细究之,衬托出认识方法和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时代距离,而是当今占统治地位的科学理念。科学理念源自西方,我们受源自西方的教育方式培养,养成“科学”认识方法,对我们而言,中医针灸这种“过去的”认识方法、思想观念的产物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时代距离,而是相对我们“现在”所接受认可的“科学”理念。面对中医针灸这个事物,现在的我们也类似于西方人,须穿过语言、时代、认识方法三重理解之门,才能进入其境地而得见真颜,最后一道门乃是最关键的。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探讨本不成为问题的“理解”问题。所以,受现代教育方式培养和科学思维训练的现代人,如果不是首先解决用以表述理论内容和观念的用语理解问题,不是在产生这种用语的文化背景中来理解的话,那么面对传统针灸学的理论大厦就不得其门而入。

    从这个意义上讲,进行经典针灸理论的现代表达,实际有2个相互关联方面,一个方面是用语,另一个方面是认识方法。用语、时代、认识方法3个方面的差异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