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8年第4期
编号:11627890
针灸专业技能“全程”教学模式的构建(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1日 《中国针灸》 2008年第4期
     临床应用型人才。

    3.2 基本思路

    以技能迁移为依据,各课程实训模块间的纵向联系为线索,设计一执行一评价一矫正,反复重现,层层递进,首尾贯通。

    (1)实训教学与理论课程的教学进程既同步,又延时异步(课程结束,实训仍在继续),使学生在校期间,结合不同阶段课程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完成全程实训教学的一系列专业技能训练内容。

    (2)全程实训教学内容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小型到大型,由基本到综合的原则设计,分阶段完成各项专业技能训练,直至第4学年结束,与最终的毕业实习有机衔接。

    (3)根据各阶段实训项目的特点,分别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如取穴定位和刺灸操作,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针灸治疗学》建立模拟诊疗室,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标准化病人等方法,力求内容前后联系,达到系统、完整、形象。
, http://www.100md.com
    (4)突破教学时数的限定,通过开放实验室的运行、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等措施,课内外整体设计。

    (5)建立全程评价矫正体系:以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对学生实行诊断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每门课程教学中形成小循环,同时在课程间的延续和交叉中又构成若干大循环,及时并全程跟踪、修正和调节教学活动。

    3.3 实施方法

    (1)编制《针灸专业技能全程实训教程》(简称《教程》),内容包括全程实训大纲、全程实训指导及全程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在《教程》中明确最终教学目标及各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要求、质量评价标准。

    (2)根据《教程》的总体安排和要求,分步实施。

    第1阶段:《经络腧穴学》实训教学。提前介绍毫针刺法的基本操作一腧穴取穴定位训练一选择部分穴位(较安全、易操作)进行毫针刺法进针、行针、出针的基本操作训练,体会腧穴的立体结构,验证定位的准确性。
, http://www.100md.com
    第2阶段:《刺法灸法学》实训教学。除各种针灸方法的单项训练外,将腧穴按四肢、头面颈项、躯干等部位进行分部刺灸操作训练,实施《经络腧穴学》与《刺法灸法学》课程相衔接的综合实训教学。该阶段的实训要求:

    ①进行腧穴取穴定位的强化训练,再次进行评价及矫正,并强调揣穴(按压穴位,找到酸胀敏感点);②针刺操作训练涵盖进针、行针、补泻、留针、出针的全过程,手法由简单到复杂;③刺灸方式训练由单项的毫针刺法,渐至灸法、拔罐、电针、穴位注射、三棱针、皮肤针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训练;④操作部位由较安全、易操作的四肢部,扩展至头面、躯干部的腧穴,训练慎刺穴位的操作要领。

    第3阶段:《针灸治疗学》实训教学。分系统,选择部分代表性病种,在选穴处方的基础上进行取穴定位、刺灸操作训练一进入模拟诊疗室,以标准化病人为施术对象,完成辨证诊断、配穴处方、定位、刺灸操作的全过程。该阶段实训要求:

    ①进行腧穴取穴定位、刺灸操作的再训练、再评价、再矫正;②模拟场景训练,实施《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与《针灸治疗学》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训练。
, http://www.100md.com
    第4阶段:临床教学实训。即临床教学实习,进入医院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从模拟场景进入真实场景,对上述各阶段的训练项目再度综合训练、再评价、再矫正,再提高。

    第5阶段:毕业实习前强化训练。在3门课程及临床教学实训结束后,利用开放实验室、本科生导师制等方式,根据专业技能考核内容及要求,进行毕业实习前的强化综合训练。建立毕业实习准入制,即最终通过技能考核者,方能进入毕业实习。

    4 针灸专业技能“全程”教学模式的主要观点

    4.1 系统观

    从系统论观点来看,任何事物和活动都表现为系统,它是由一定数量的要素组成,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系统结构。针灸施治的过程同样表现为一个系统,它是由理、法、方、穴、技等要素构成的,而各要素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人为地把知识割裂开来,分门别类地进行教学,会使学生所学知识支离破碎。
, http://www.100md.com
    本课题的系统观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教学过程的连续性。以专业技能为轴心,按知识逻辑不断展开和深入,吸收并整合学习内容。一方面与理论教学密切配合,同步开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又能自成体系,在该课程教学结束后,实训教学仍在继续,有机衔接下一课程,使教学过程具有连续性。

    4.2 实践观

    技能知识有“明言”和“难言”之分,并呈现各自的特点。难言知识具有非逻辑性、不确定性、主体性和模糊性等特点,其学习和掌握,必须遵循实践教学认知规律,通过个体的行动并在行动中反复模仿、长期体验和不断练习才能实现,更需要受教育者个体的尝试与顿悟。针灸专业技能课程中含有诸多的“难言”成分,如进针技巧、补泻方法、治神与得气等,必须通过反复实践,多次重现,双向不断地反馈、思考、修正和提高。

    4.3 针对性、开放性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基本依据,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准绳,把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素落实到专业技能教学环节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学有所用,学而会用。

    实现课程的开放,将各门课程的相互独立的实训内容板块进行交互渗透,将点状分布的实训课程形成长线,贯通全程。实现学习时空的开放,通过网络教学、实验室开放、本科生导师制等措施,建立课内外开放教学体系,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

    综上所述,该教学模式摆脱了原有的课程分门教学思维定势,从本科教学的总体上对专业操作技能训练的全过程进行规划,将3门课程的实训模块,依据认知规律整合为一体,课堂训练与课外训练整体设计,课程教学与中期、后期的临床实习有机衔接,形成了一门纵向接续、横向拓展的全程多维教学模式。, 百拇医药(董 勤)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