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中医》 > 2013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479447
从脑腑“以通为补”论治眩晕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日 刘晓燕 张军平
第1页

    参见附件(121KB,3页)。

    刘晓燕 张军平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摘要】根据因虚致眩的病因病机,认为"虚"应理解为气血阴阳的绝对不足及因痰、瘀、浊毒导致气血的相对虚少两个方面。通过对眩晕发病的认识,阐明虚乃眩晕发生之本,从而为临床指导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根据"以通为补"的理论,认为以通为补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辨明证候的虚实,然后,虚者补益,实者通调,使气血运行趋于常态,以改善脑窍缺血缺氧后引起的眩晕。临床可从以通为补的角度,分为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肝阳上亢证、痰湿中阻证和瘀血阻窍证等5个证型论治。

    【关键词】 眩晕 脑窍失养 虚 气血不足 以通为补

    【分类号】R255.3

    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眩晕的发病与情志、饮食、体虚、年高、跌仆等因素有关。古代医家认为,眩晕的病性以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1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