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武术》 > 2006年第10期
编号:11434036
八极拳与巴子拳不是一回事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1日 李会宁
第1页

    参见附件(247KB,2页)。

     关于八极拳的渊源和名称的由来,目前国内外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就是台湾刘云樵先生的“巴子拳”说。这种观点至今一直被很多八极门人沿用和肯定,致使一些武术权威人士也执此说,并屡屡见诸报刊和各种综合图书。

    刘先生在他的《八极拳》一书中说:“八极拳是贯通古今的著名拳法,其发源地是河北省沧县东南乡,在此地俗名‘巴子拳’。中国北方,‘巴’字的发音与‘耙’字相同,而且有时会把‘巴’当作‘耙’的简体字来使用,因此,‘巴子拳’本来是‘耙子拳’的意思。”同时刘先生还引用了明朝戚继光《纪效新书》上的一段话:“古今拳家,①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囡拳,各式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②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探马、八闪翻、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③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④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相兼,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

    紧接着,刘先生又解释道:“由此可知,此拳法在明代已是相当有名,但因为‘巴子拳’非常粗俗,因此清康熙年间的门人吴钟将它改称‘八极拳’。在北方‘巴子’和‘八极’皆为八声,所以声音非常接近,而且多为口传,故常有音不变而文字改变的情形。”

    以上是刘先生的观点,可是笔者经过研究考证,却与先生的观点不同。不同之处有两个方面:一是“巴子拳”之名并不粗俗;二是巴子拳并不是指八极拳。

    下面笔者就阐述自己的理由。

    刘先生认为巴子拳粗俗,主要是在1947年出版的《国语辞典》当中有“巴子”一词,上面的解释是:“巴子:北方谓女阴,又戏为口之代称;南方小儿语,为男阴。”如我们在电视剧和单田方先生的评书当中经常听到一些这样的骂人话:“妈拉个巴子。”这样的话确实难听又粗俗,是对别人的蔑视和侮辱。不过这样的话在北方司空见惯,后来竟发展成为粗鲁男人的带口语。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巴子”有这样的含义就认为巴子拳粗俗,正像“坏蛋”和“小坏蛋”、“鬼”和“小鬼”一样,“坏蛋”“鬼”指的是歹徒和恶人,而“小坏蛋”“小鬼”指的则是大人对小孩的昵称,说小孩活泼机灵的意思。我们不能因为加了一个字,就说“小坏蛋”和“小鬼”是阴险毒辣的小孩。同样,我们不能因为“巴子”后加了个“拳”字,就认为巴子拳也是粗俗的。试想,巴子拳的创造者能给自己的拳术起一个难听的名字吗?戚继光能将一个粗俗的拳种收进自己的书中并称为“今之有名者”吗?何况,“巴子”这个词还有别的更有人文色彩的意义。

    下面,我们翻开《辞海》,上面对“巴子”的解释是:“巴子,古族名,国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