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武术》 > 2007年第4期
编号:11480513
为“武林大会”叫好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7日 《中华武术》 2007年第4期
     央视体育频道的“武林大会”于3月6日晚首播,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原来武术也可以这样来比赛。看惯了以西方竞技模式为主的各类比赛,厌倦了高、难、新、美的叠加重复,也许是审美疲劳的缘故,倒是古朴简单的传统武术比赛看过来一道清新的风景;也许是见多了浓妆艳抹的摩登女郎,偶尔一瞥江南水乡的俊秀村姑,会觉得美也可以这样的无须修饰。金庸小说里形容最漂亮的女子没有华丽的修饰语言,只是一句“原来美可以这般的直截了当”。“武林大会”的形式目标很明确:原汁原味,返璞归真,以纯粹的民间功夫展现武术精髓。

    辩证法认为“物极必反”,老子也说“反着道之动”。很多的时候当一件事物很难走下去的时候,就会开辟另一条路,或者是两条腿来走,想必两条腿的速度快得多了。奥运会要吸收一个运动项目是都会先审核它的市场前景,没有观众,没有市场,没有赞助商,没有收入,那就对不起,先一边凉快去吧!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粹——武术,也未能免俗。与近年国产大片的“叫座不叫好”相反,武术比赛(散打和套路)是“叫好不叫座”,连老外都知道,武术好,中国功夫好!既然好啊,大家掏钱来支持呀,买门票啊,赞助商洒银子啊,电视台转播呀,报纸上宣传啊……都没有,都是“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没有说一句话就走”。武术“叫好”说明武术市场不是没有,而是没有好的创意来开发,“武林大会”的举办不失为一种有勇气的尝试。
, http://www.100md.com
    1、名称的传统回归

    市场开发的第一步就是要给待出品的商品一个响亮的名字,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东方卫视的“好男儿”莫不如此,即使国外的名牌产品进军中国市场也先要放下自己国际巨头的身段,把大名改上一改,以迎合中国人的审美文化。可口可乐、飘柔、奔驰、宝马,这些产品既让人听上顺口又不背离产品的本质,想必他们在国内市场上的成功和名字也有很大的关系吧。“武林大会”这个既传统又大气的名字,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玉皇顶上兵器谱排名,华山论剑夺天下第一,紫禁之巅隐藏的惊天阴谋,武林盟主一统江湖的恩怨情仇;从唐人的传奇小说到平江不肖生再到金庸、梁羽生、古龙,从《火烧红莲寺》到《少林寺》再到《卧虎藏龙》,江湖一统的“剑侠情缘”无不深藏在每个中国人的内心,难耐的心灵时不时总会跳出来潇洒一下,哪怕是在小说、在影视上,也许只有那一刻,为工作、生活压抑已久的现代人才会“仰天长啸”、豪情进发。成人的童话既然难以实现,那么就作为一种精神寄托聊以自慰吧。

    从名称上,“武林大会”做到了这一点,要做就做最好,要唱就唱的响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专为荆轲作词作曲的绝唱;“精忠报国”是明大义的岳母给儿子取的励志之名;“武林大会”是给天下武林豪杰专设的“百家讲坛”——武林大会,有才你就来。名称的号召力是市场开发必须要考虑的,要推广的范围不同所取得名字自然也不同,“上海卫视”更名为“东方卫视”不就是为了要走出上海的一地之域,面向全国?
, 百拇医药
    2、复古与时尚——服饰场的创新

    改革开放之初,时髦、摩登、流行等字眼不时见诸于媒体,于是人们脱下了刻板的中山装、乏味的绿军装,改换成还些许生涩褶皱的西装。可是谁又会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老外们穿上了“唐装”,2001上海APEC会议上各国元首的唐装展示不亚于巴黎时装模特的T型台,想必没有人说这样的展示太“老土”。因此,当复古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武术比赛的服饰为什么不能脱去拳套、大裤衩呢?武术比赛的场地为什么总是那“一亩三分地”的“三尺讲台”呢?很久的时候不是没有人考虑过传统武术比赛,但都因为门派过于繁杂,武术技法过于凌厉而放弃,穿上护具、戴上拳套不像传统又影响技术的发挥,脱下了又不能保证安全。总而言之,新潮的过于新潮,原始的过于原始,传统武术比赛就这样一直在“酝酿”。

    反观武林大会的服饰场地问题,居然是“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运动员一律不带拳套,笨重的护具隐藏在宽大的坎肩之下,居然丝毫不露声色,大裤衩换成了庞大的传统裤子,光着的脚、丫也穿上了“妈妈纳的千层底”,腰上再来一根丝绸腰带,好一套练武的行头。孙悟空本事再大,没有东海龙王的那套披挂铠甲,他也只是一只长了毛的猴子。裁判员的服饰也是个亮点,最具特色的是传统的琵琶扣代替了光鲜的金属质扣子。
, 百拇医药
    场地的设施显然是导演考虑了回归和时尚的因素。四个大鼎的四角放置给参赛者一种逐鹿中原的豪气,仿佛问鼎中原就在这擂台上见分晓,大鼎里面燃烧的虚拟火焰给人以奋进的激情,台前的喷火筒不时地造势,观众热血激情在那一刻仿佛火山一样爆发。

    3、赛制形式的创新

    武术的门派之争是中国传统文化弊端之一,自古以来不乏“祸起萧墙”的例子。不同门派的武术如何拿出来同台竞技,伤透了多少领导专家的脑筋,门派的正宗之争、拳种的优劣之辨至今不绝于耳。武林大会在这方面做了有力的尝试:搁置争议,开发共同。既然门派之间的比赛会引起争论,那么干脆砍掉这一块,只要剩下没有争议的同一种拳种的比赛,输了比赛也没有怨言,不是自己习练的功法不够高级,不是自己拜的老师水平不够“级别”,只怪自己功夫没有学到家,既然这样,输了也不丢人,师兄弟之间的切磋嘛,回去之后接着修炼,总有一天会重出江湖。

    在每个拳种或流派中,门徒里的每一名成员,都有权利和义务为本门派的兴盛繁荣而奋斗,而且也有权利维护本门派的荣誉,怀着对祖先传下来技艺的崇拜,而不断追求武学的最高境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仅学会,而且要学精。一个个武术习练者正是在不断追求更好更巧的奋斗目标中,一步步地登入武学的殿堂,推动了武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倘若武林大会的举办能达到此种境界,传统武术的复兴不是没有希望。

    4、小结

    对于中央台“武林大会”的举办可以肯定是一件好事,不仅对传统武术,也对竞技武术,至少是一种尝试。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早已蜚声海内外,一路风雨弦歌,传承至今,而被视作“国粹”的中华武术到底是什么样子?也许看过“武林大会”,我们会有一丝感觉。武林大会的亮点还有很多,这里不再赘述,当然也有一点的缺憾,如裁判的执法不是很熟练。不管如何,希望能连续地举办下去,成功地解决武术的市场化问题,以期对武术的后奥运时代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责任编辑 王 涛, 百拇医药(侯胜川 刘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