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10年第6期
编号:11913890
Eempathy的内涵与译名(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年第6期
     在认知-行为治疗者中,理性-情绪疗法的创始人Ellis在论述治疗关系时,赞同Rogers对共情重要性的强调。但他很明确地指出,共情有“情感”和“哲学”两个成分;理性-情绪治疗师不仅要向咨客提供情感性的共情(即治疗师向咨客展示“他知道他们的感受”),还要提供哲学性的共情(即表明治疗师理解他们的情绪所依据的哲学基础)。Ellis强调心理活动的整体性,指出理智与情感的区别与互相依存性。这与前述Jaspers有关“理性的理解”和“心理学的理解”的关系的看法正好遥相呼应[4]。

    在心理治疗的适应证中,神经症首当其冲。患者的共情能力可能确实是有缺陷的,但正因为如此,三大流派的心理治疗师均认为要运用好自己的共情能力去争取促进改变。在这一点上,笔者也以为“共”字大有可为,不能仅仅“投”进去即可。

    总之,对共情的理解与运用,有两个要点:(1)情不仅是情感,还有认知的成分;(2)尽管在经典精神病学中有较多“投入”的单向性,而在心理治疗中,有较多“共”的互动性,但这种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并非本质上的。若从强调医患关系的共时性、交互性这样一种认识论观点来看,我们应该感激心理治疗为当代精神医学带来的人本主义启示。

    参考文献

    [1]Drosdowski G, DudenredaktionD. Duden Deutsches Universalw?rterbuch.Duden Verlag:Bibliographisches Institut,1989:399.

    [2]PawlowskyG. Empathie[M]∥ Stumm G,Pritz A,eds.W?rterbuch der Psychotherapie.New York:Springer Verlag,2000.

    [3]Jaspers K.Allgemeine Psychopathologie[M].Neunte,unver?nderte Auflage.New York:Springer Verlag,1973.

    [4]Dryden W,Ellis A.Rationalemotive therapy[M]∥ Dobson K.eds.Handbook of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ies.New York:Guilford Press,1988:214-272.

    编辑:胜利

    2009-11-30收稿,2010-01-06录用, 百拇医药(赵旭东)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