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10年第6期
编号:11914029
Empathy:本源,内涵与译名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年第6期
     【关键词】 共情;译名

    中图分类号:R749.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06-0407-02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6.004

    Empathy 在国内,在发展心理学和美学领域,常常被翻译为移情,而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常常被翻译为共情、神入、通情、同感、移情、同理心、设身处地的着想等。本文从以下角度讨论empathy的翻译。

    1字源

    从字源的角度来说,empathy早期意义是将自己的感受投向他体,而此后逐步发展为着重于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理解(参见本期许又新、赵旭东文章)。

    2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内涵

    在美学领域,常将empathy翻译为移情。移情意味着一个人把自己内在的感情无意识地投射到一个审美对象或审美活动中。这个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作为审美的对象,物是没有感情的,物的感情是人投射上去的。在美学概念的移情中,主体把情感、生命力灌注、移置到对象上去,使客观物象有了生命力,有了感情 [1]。

    中国儒家文化中,孔子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卫灵公篇》。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而不能只顾自己利益,不顾他人感受[2]。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3]。”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儒学中,恻隐之心是儒学中最重要的仁的基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