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13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161708
进补大戏开锣,静心体验膏方国粹(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大众医学》2013年第11期
     时进深秋,一年一度的冬令进补大戏又将喧嚣开锣。膏方做为这场重头戏里的主角,其“头牌”地位这两年越来越不可撼动。

    我们是该以看戏的态度去凑热闹,还是以崇敬之心顶礼膜拜,抑或只当个观众冷眼旁观?让我们跟着专家们的鼓点,一起来欣赏真正的国粹。

    苏励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治疗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皮肌炎/多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病、痛风等疾病。

    许良 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主任医师,上海市名老中医王翘楚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王翘楚传承工作室主要成员,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理论文献与情报研究室主任、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秘书。

    杨佩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呼吸科主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诊治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周端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第三届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班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主任委员。擅长诊治原发性高血压病、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照片缺

    徐玲玲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药师、药剂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房管理委员会常委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中药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中药制剂和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积累。

    蔡淦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脾胃病学科带头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上海市中医脾胃病医疗协作中心主任。擅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前病变、慢性腹的诊治及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调理。

    余小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传统中医诊疗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学术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擅长治疗慢支、哮喘、久咳、肺心病等。

    胡国华 上海市中医医院妇科教授、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多年来致力于中医药治疗女性生殖道疾病的研究,尤擅长膏方调治盆腔炎、痛经、产后病、不孕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疾病。

    赏方 品味千年药香墨宝

    许良

    天气即将进入深秋初冬,膏方估计又将火热。我乘双休日空闲,翻阅整理曾是知名老中医的祖父遗留下的线装旧书,欣然看到昔日祖父在宣纸上开膏方的书法墨迹,字里行间,医理之中,无不显示出中华传统书法文化与中医文化刚柔相济的深厚魅力。

    奇哉,医术艺术两妙

    一张宣纸,一枝毛笔,中楷行书,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文笔中展示理法方药、君臣佐使布局,传统中医文化神韵通过飘逸自如的书法赫然显示,中华医术可谓妙手回春,书法艺术更是妙不可言,达到两妙的神奇境界。

    中医膏方不仅仅限于调理,而在于治已病的同时防未病。如今时代日新月异,人们追求物质的内容更多,而精神与心灵层次的追求与探索却显得薄弱无力。就拿膏方而言,开膏方的、吃膏方的,则求表面文章,其实中医膏方的文化与知识可多着呢。

    神也,身心同治养生

    中国古代养生者很早就认识到,大自然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具有这种四季更替的规律。善养生者当然要顺应它,如不掌握这种变化,会给人类带来疾病。从养生角度来看,人类也必须顺应四时,才能取得效果。

    冬令进补,应当注意,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人体的活动有很大差异会体现不同的需求。此外,人有高矮胖瘦之别,强壮虚弱之异,人体的体质表现出寒热、阴阳、虚实的多样性。再者,人分老幼、男女、有病无病、大病小病、有邪无邪,具体落实到某个人,就有其十分独特之处。如果不加区别,一律给于同一种补品,即使有人十分有益,恐怕不少人会适得其反。所以重要的是仔细区分每个人的具体特点,这就是中医的辨证施补,准确地了解患者的阴阳、虚实、寒热,确定是补心、补肺还是补肝脾、补肾。所以说:冬令进补应辨证辨病施补,量体裁衣,使服膏方者身心得到同治,有效地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惜乎,药香墨宝淡出

    而如今进入了电脑高科技时代,人们为了方便快捷,越来越多的人在电脑键盘上飞动手指,越来越少的人用手写字了。君不见很多人一旦脱离了电脑键盘,就变成不会用笔写字的“笔盲”?更不用说用毛笔写字练书法了!于是,书法手写膏方也似乎被人们一天天淡忘,药香墨宝,本来应是如影随行的,现在却渐行渐远了……

    喧嚣的养生季里,让我们在有“燎原之势”的膏方热里耐心寻找越来越少的宁静致远,体验中医文化天人和一、贵和尚中的魅力。

    开方,适者才能体会魅力

    杨佩兰、汤杰

    这位咳嗽开膏方最妙

    孙老伯今年76岁,吸烟史30年,已戒5年,有反复咳嗽、咯痰病史15年,近3年来,除了咳嗽,咯痰反复发作较前频繁,并伴有气促,活动后尤甚,季节交替时容易发作,平均每年因为急性发作住院就有三四次。到几家三甲综合性医院就诊,都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规范治疗后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特别容易“感冒”,一旦“感冒”,“老慢支”就又发作了。孙老伯也曾到社区卫生中心接种了“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效果不是很理想。

    2011年冬天,孙老伯在和平公园早锻炼,碰巧赶上我院举办的养生节及膏方开炉仪式,孙老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我这里看了膏方门诊。在服用一料膏方后的一年中,孙老伯自觉“感冒”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仅住院一次。到了2012年年底,孙老伯早早就预约了我的膏方门诊,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想不到啊,真的想不到!”
1 2 3 4 5 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