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6年第11期
编号:11489705
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1日 徐 勇
第1页

    参见附件(490KB,3页)。

     【关键词】 精神卫生;儿童行为障碍;研究;青少年

    当前,心理行为问题已经成为儿童青少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在发达国家3~15岁儿童少年中发生持久、且影响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占5%~15%。在发展中国家,估计也相差不多。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据估计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

     1 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现状

    1.1 童年期心理卫生问题

    1.1.1 学习问题 学习问题是学龄期儿童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很多儿童上小学后,由于种种原因,易出现适应不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学习困难,甚至厌学等。儿童学习困难的发病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存在着差异,并且受所采用的标准和定义、研究方法的影响。据国外统计:约20%的儿童在学校学习期间发生学习困难。国内调查小学生中学习困难的患病率分别是5%~10%,男女之比约为2∶1。

    1.1.2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又称儿童多动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表现为同时有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及活动过度或冲动的一组综合征。男童明显多于女童。多动症多在3岁左右起病,但多数到7~10岁时才被诊断,9岁最为突出。我国儿童患病率在1.3%~13.4%。

    1.1.3 情绪问题 抑郁是常见的负性情感,一般报道20%~30%的儿童青少年中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抑郁在8岁以下儿童中很少见,多发生于青少年期,女孩一般多于男孩。国外的调查资料表明,青春期前的儿童中,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8%,学前儿童只有0.3%,而14~16岁少年则升为4.7%。另一份调查显示,在7~12岁儿童中,只有1.2%是抑郁症,而有悲伤体验的儿童则占17.6%。

    另外,儿童孤独症正日益增多。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疾病,发生率为3/万左右。该症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4~5)∶1。

    1.1.4 品行问题 儿童的品行问题主要表现为如偷窃、经常打架、骂人、扰乱课堂秩序、经常性说谎、多次离家出走、逃学、攻击和破坏行为等。

    1.1.5 顽固性不良习惯 儿童顽固性不良习惯包括吮指、啃 咬指甲、遗尿、口吃、偏食等问题。

    总体上来说,儿童期心理卫生问题大多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般症状较轻,持续时间不长。作为家长和学校教师要了解相关知识,早期关注,防止这些心理问题加重,演变成为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

    1.2 青春期心理卫生问题

    1.2.1 青春期性心理卫生问题 青春期由于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容易出现心理矛盾,进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在青春期常见的性心理卫生问题有:性困惑、性敏感、性压抑、性幻想、性梦等。

    1.2.2 情绪问题 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正性情绪可促进身心健康,而负性情绪若出现频繁或持续时间过长,则易导致心理的和身体的疾病。情绪问题是青少年心理卫生的一个重要问题。青少年因外界环境而表现为情绪不稳,如家长和教师的忽视、压制和不公平、学习压力和由异性等而引起烦恼、焦虑和抑郁的现象并不少见。目前调查显示:青少年情绪问题发生率在10%~30%之间。

    1.2.3 学业问题 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特别是毕业班和学习差的学生达不到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常使青少年产生厌学情绪。青少年常因学习问题而造成亲子关系紧张。青少年学业问题主要危害是产生焦虑、紧张、厌学、拒绝上学、逃学和离家出走等心理卫生问题。

    1.2.4 人际关系问题 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反抗期。易产生亲子矛盾、师生矛盾,而诱发人际关系问题。如果家长和教师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给他们更多的理解,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意见,教给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给予正确的帮助和引导,将会给青少年很大的支持,有利于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1.2.5 危险行为 青少年危险行为包括吸烟、酗酒、吸毒、赌博等。与成人不同的是,青少年一种危险行为还常伴有其他行为问题存在,如学习成绩下降或无心学习,同时沾染喝酒以及其他不良习惯等,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引发吸毒、赌博和犯罪行为。另外,近年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迅速上升,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1.3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全国大学生群体相对于国内正常人群而言,存在中度及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占被测人数的10%~16%左右。在贫困大学生中,存在中度及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比例更高。

     2 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可能决定了儿童青少年具有某些心理倾向,使之可能更易发生某些心理卫生问题,同时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自身经历的心理矛盾也会导致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环境因素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都会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1 儿童青少年自身因素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心理发展也经历很多矛盾。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有: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速度不均衡的矛盾,心理发展过程不协调的矛盾,个性心理结构发展不完整的矛盾,自我发展与外部要求不一致的矛盾。对于中学生来说,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有: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自我意识迅猛增长与社会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情感激荡要求释放与外部表露趋向内隐的矛盾,正是由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这些特点,其心理问题的产生除了社会、家庭、学校等原因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另外,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不同性格特征的儿童青少年,发生各种心理卫生问题的倾向不同。其他如生理上缺陷、发育早熟与晚熟,也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卫生问题。

    2.2 家庭因素 许多研究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自身修养与儿童心理发展成正相关。父母文化水平和素质较高,孩子学习成绩较好,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率低。一般来说,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受到了良好的熏陶,大多数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会好一些。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一些家长采取严厉、专制、溺爱、放任的态度,都会影响亲子关系,或破坏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正常感情联系。不良教育方式与儿童少年行为异常、焦虑、心理障碍有密切关系。

    在家庭因素中,频繁的亲子冲突会带来消极的影响,从而使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增加。研究发现家庭、婚姻和亲子间的冲突,会导致一些青少年产生堕落感和自杀愿望。20世纪60年代以来无数的研究表明,亲子冲突的增加引起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学业成绩的下降、行为不良的上升、违法犯罪、酗酒、吸烟、吸毒等行为发生率的上升。

    2.3 学校因素 良好的学校社会环境是指全校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在一个气氛和谐,相互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心情愉快的环境中。反对在学校里体罚、讽刺、讥笑、打架、骂人;鼓励帮助、公平、耐心和尊重,这些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最直接的促进作用。

    我国多数学校的教学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许多学生因学习、考试而带来一系列躯体和心理疾病,如头痛、失眠、神经衰弱、食欲不振、焦虑、抑郁等现象。

    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素质较高的教师懂得学生的心理,不会经常在全班同学面前严厉地批评或讽刺学生,而是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循循善诱,使学生较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如果忽视成绩差的学生,这样不仅会使学习较差的学生觉得不公平,而且会使他们形成自卑心理,自暴自弃而失去信心。

    需要指出的是在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研究教师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会直接影响儿童青少年,造成学生焦虑、敌对、偏执及神经质等心理健康问题。

     3 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心理健康标准不统一 目前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结果来看,似乎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但是,从内容上看,这些调查的结果差异较大。有的仅就心理健康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有的则调查了10个方面。另外,调查的检出率差异较大。有的在10%以下,有的在10%~20%之间,有的平均在30%左右,有的则高达60%~70%。从这里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心理与教育学工作者所持有的心理健康标准是很不一致的。而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则更加模糊不清。这表明目前 国内的心理健康标准是混乱的。

    3.2 研究重复 从目前杂志公开发表的论文来看,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情况的调查太多且重复。主要体现在发现问题研究得多,而解决问题研究得少。

    3.3 有关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及发生机理研究少 有关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的一般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及相关关系研究得多,而有关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及发生机理研究少。

    3.4 横断面调查多,长期追踪研究少 针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发生情况的一次性横断面调查多,而有关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长期跟踪观察少。

    3.5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和孤立化倾向明显 目前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门正规课程来对待,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像其他学科一样进行传统的备课、上课,讲清心理学术语、原理,让学生划重点、背课文;不少教师错误地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解决学生各种心理危机,重点对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进行咨询和治疗,以致于忽视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性心理问题,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走上医学化道路。一些学校片面重视各种心理测验,偏重个体、忽视群体等,片面地认为心理健康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和唯一的实施渠道,忽视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心理健康思想及行为的指导,甚至有的专职教师在课堂上讲一套,课余做的是另一套。一些学校不是认真地学习相关理论和实践学校的经验,不是根据本校实情制定科学的规划,而是凭热情、想象,随意地进行操作,建各种硬件设施,如心理咨询室、网络活动室、电子阅览室,但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却跟不上,仅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有些学校仅仅把心理健康教育看成是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视教师的心理健康。

     4 研究展望

    4.1 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论研究 从心理不健康到心理健康,这之间究竟是连续状态还是二分状态?如何区分哪些现象是学生暂时的心理状态,哪些现象是稳定的人格特质?如何区分正常问题还是异常问题?所谓正常问题,是指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的、暂时的、具有一定年龄特点的心理行为特征,比如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最容易出现逆反行为,这是这个年龄段比较突出的特点,具有阶段性,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现象。异常问题的涵义有3层:程度非常严重的问题,如反社会行为是严重的逆反行为,属于异常问题;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学校恐怖症;不是该年龄段应该出现的问题,如在初中阶段出现分离焦虑。如何区分正常问题和异常问题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

    4.2 关于现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在西方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理论界提出了多种教育模式:(1)发展性辅导模式,强调对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帮助以促进个人成长;(2)“辅导是有目的行为的科学”的模式,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为出发点去指导和启发学生们进行学习,应该融入到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去;(3)“辅导即心理教育”的模式,通过制定一种包含一系列课程的计划,重点落在人类生命周期的各种不同阶段,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发展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这是一种知识传授模式。(4)“辅导是全员服务”的模式,强调普通任课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应该由全校的人员来共同分担。目前如何结合中国特点,加强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研究,是今后研究的重要内容。

    4.3 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发生机理研究 研究环境因素(如环境激素)、遗传因素(如基因)和社会因素与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关系;研究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电生理和神经生化机制。

    4.4 其他需要研究的内容 典型案例研究;心理健康服务方式方法研究;全面干预研究;长期追踪研究。

     5 参考文献

    [1] 叶广俊,主编.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 季成叶,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 俞国良,周雪梅.青春期亲子冲突及其相关因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4] 申继亮,彭华茂.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5] 蔡雯卿.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五化”倾向.教育科学研究,2003:10.

    [6] 林祟德,等.学校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5.

    [7] 王宏方.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学校心理现状简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11):24-26.

    [8] 王宏方.国际学校心理学现状与展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12):22-23.

    [9] 姚本先,刘世清,欧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启示,课程教材教法,2004,12:86-90.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江苏苏州 215000。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90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