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6年第12期
编号:11489656
肥胖儿童生活质量及健康干预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1日 陶佩生 徐济达 霍金芝 钱晓勤 冯向明 何 日 蔡亮亮
第1页

    参见附件(270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肥胖儿童生活质量及健康干预的方法和效果,为儿童肥胖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2所学校肥胖儿童82名及其相应对照组82名进行配对研究,对肥胖儿童进行生活质量的评定、生活指标检测和1学年的健康教育,并以家庭、学校和社区为平台,采取综合措施对肥胖儿童进行1学年的生活质量干预。 结果 肥胖儿童干预前后比较,自我满意度、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习能力与态度、自我概念、躯体感受、负性情绪、作业态度、运动能力、其他共10个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心理功能、生理心理健康、生活环境、总体评分干预后高于干预前(P<0.01)。 结论 以家庭、学校和社区为平台,采取综合措施,对肥胖儿童生活质量干预效果显著。

    【关键词】 生活质量;干预性研究;肥胖;儿童

    肥胖是当前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不仅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还会导致成年期疾病的发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与生活行为因素密切相关的成年期疾病,如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大多始于儿童期,而且造成这类疾病的危险因素也常自幼形成。为及早控制肥胖发生,降低危险因素,笔者对肥胖儿童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并进行健康干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2所学校肥胖儿童82名,按1∶1配对原则选择同班级、同性别、年龄相差±3个月的正常体重儿童作为对照。

    1.2 方法

    1.2.1 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问卷 由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儿少卫生教研室编制,从自我满意度、师生关系、躯体感受、同伴关系、亲子关系、运动能力、学习能力及态度、自我概念、负性情绪、作业态度、活动机会性、生活便利性以及其他生活质量满意度等13个维度评定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能力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生活状态。

    1.2.2 身高、体重和血压测量 身高、体重和血压测量采用常规测量方法 [1] 。

    1.2.3 肥胖判定标准 按照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工作组推荐的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进行评价 [2] 。

    1.2.4 干预方法 针对调查所得肥胖儿童的不良生活方式,以家庭、学校和社区为平台,对肥胖儿童进行1学年的干预。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培养卫生骨干,采用child-to-child方法传授卫生知识,儿童通过调查、广播、办黑板报、发送宣传资料、营养知识竞赛,在学校内开展儿童互动式宣传和干预;召开肥胖儿童及其家长会,课题研究人员讲解“肥胖的危害及其干预知识”,要求家长督导肥胖儿童减慢进食速度,多吃高纤维食物,限制高能量食物的摄入,每天坚持合理饮食、有氧运动,鼓励肥胖儿童参与自身健康促进;为儿童及其家长提供“肥胖儿童膳食、心理、运动指导处方”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等健康教育资料;对肥胖儿童进行24h膳食回顾调查和心理问卷调查,及时做好肥胖儿童及其家长的咨询服务;社区开设学生家长健康教育讲座“膳食营养”、“生活方式与健康”,发放“慢性病防治”宣传资料等。实施过程中家庭、学校、社区、宣传媒体密切配合,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方式。

    1.2.5 统计方法 用SPSS分析数据,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干预前肥胖儿童的生活质量 干预前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比较,除了亲子关系、活动机会性、生活便利性3个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外,其他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心理功能、生理心理健康、生活环境、总体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肥胖儿童的生活质量低于正常儿童。见表1。

    表1 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生活质量比较(略)

    2.2 干预后肥胖儿童的生活质量 除亲子关系、活动机会性、生活便利性3个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维度和社会心理功能、生理心理健康、生活环境、总体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肥胖儿童的生活质量高于干预前。干预后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比较,同伴关系、自我概念、负性情绪、作业态度、运动能力、其他以及社会心理功能、生理心理健康、生活环境、总体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前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比较,除了亲子关系、活动机会性、生活便利性3个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外,其他10个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心理功能、生理心理健康、生活环境、总体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儿童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体重儿童。该地区的调查结果表明,肥胖儿童具有无端敌意的倾向性,妨碍儿童主动参与各种集体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影响同伴关系及师生关系社会适应能力 [3] 。肥胖儿童具有进餐速度快、常吃高能食品、有暴饮暴食、挑食行为和零食行为特点等 [4] 。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肥胖儿童进食过量,不良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缺少体力活动,精力不够。肥胖儿童由于体型关系,活动受限,经历的负性情绪较多,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自卑感。肥胖儿童在增加活动量时,易出现疲劳和缺氧症状,从而限制其活动,使肥胖儿童惧怕运动,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加重肥胖。肥胖儿童在社会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自我评价差,自信心不够,在生活中采取消极的态度和退缩的行为方式,影响其自身各方面潜能的发挥,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笔者针对该地区肥胖儿童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干预,通过开展学校、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努力,进行合理膳食、有氧运动和良好的心理干预。干预后肥胖儿童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干预前。说明干预能使肥胖儿童提高自我评价并激发积极性,树立信心,精神愉快,同时学会运用正确的营养、运动和生活方式知识等,学会正确地调节自己的生活,致使肥胖儿童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从而降低肥胖的危险因素,有效地控制肥胖的发生、发展。

     4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刘宝林,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4-56.

    [2] 季成叶.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的应用.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125-128.

    [3] 霍金芝,陶佩生.超重学生的行为及脑力工作能力特征等因素分析.中国校医,2005,19(1):4-6.

    [4] 陶佩生,霍金芝,陈柱之,等.扬州市不同体重学生饮食行为和家庭相关因素分析.中国校医,2006,19(5):481-482.

    【基金项目】 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项目基金资助(y2002023)。

    【获奖情况】 “利乐杯”中国学生营养研究与发展有奖征文二等奖。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5001;南京医科大学;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江苏省卫生监督所;扬州市梅岭小学。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