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8年第10期
编号:11752784
对我国中小学生常见病疾病谱变化问题的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1日 《中国学校卫生》 2008年第10期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R 195.4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0-0955-02

    【关键词】 疾病;综合预防;学生保健服务

    蛔虫、沙眼、贫血、营养不良、肥胖、龋齿、视力不良是中小学生的常见病[1]。它们不仅影响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而且对其成年后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1990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学校要做好常见病的群体预防工作。1992年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进一步强调了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制定了常见病综合防治具体目标、策略及措施。全国各地经过多年的贯彻实施,中小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成效,一些常见病患病率明显下降,学生健康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的疾病谱和死因谱就开始发生变化,影响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由过去的急性传染病转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影响青少年健康的疾病谱和死因谱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因此,对常见病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1 学生常见病防治现状

    学生常见病患病率显著下降,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沙眼和蛔虫感染率大幅度下降,全国城乡学生的沙眼患病率分别从1992年的15.88%和17.87%,下降为2000年的7.5%和8.0%;蛔虫感染率从1992年的14.94%和26.6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