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10年第2期
编号:11889440
广东省城乡青少年压力应对方式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岳颂华 张 卫 黄红清 朱祖德
第1页

    参见附件(2198KB,4页)。

     2.2.3 控制度的差异 控制度主效应上,非自主与冲动行为(F=73.82,P<0.01)、问题解决与行动(F=22.31,P<0.01)、寻求社会支持(F=4.64,P<0.05)、幽默(F=8.00,P<0.01)、幻想(F=15.34,P<0.01)、否认(F=20.88,P<0.01)、自责(F=13.81,P<0.01)、回避/麻木(F=21.75,P<0.01)、容忍/接受(F=4.35,P<0.05)、保持平静(F=8.52,P<0.01)、压抑(F=12.32,P<0.01)、认知重建(F=35.10,P<0.01)、侵入性思想(F=13.56,P<0.01)、情绪困扰(F=5.01,P<0.05)、生理唤起(F=13.96,P<0.01)等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消极应对策略的使用都是在不可控情境下要高于可控情境;而积极应对策略的使用在可控情境下要更多。见表5。

    以城乡为分界点发现,除寻求社会支持、幽默、分心、自我放松4个维度外,城市青少年的应对方式在可控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控情境下,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而不可控情境下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农村青少年在侵入性思想、情绪困扰、分心、容忍/接受、自我放松策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在可控情境下,2种消极的情绪应对方式得分比城市青少年相应的高。

    3 讨论

    研究表明,当前青少年的应对方式以积极取向为主,其应对策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并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这与以往研究认为应对在性别、城乡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并不一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98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