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10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1992537
大学生童年期性侵害与成年后心理健康的关系(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李成齐
第1页

    参见附件(2109KB,3页)。

     2.3.2 童年期性侵害特征、个人背景与家庭因素对心理健康评分的回归分析 以童年期性侵害特征、个人背景与家庭因素为自变量,以心理健康评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侵害者采取的手段可以解释成年期6%的抑郁症状评分变异,受侵害年龄可以解释成年期10%的混合型应付方式评分变异。家庭因素的解释力分别占13%与9%。相关变量赋值情况见表3,结果见表4。

    3 讨论

    3.1 遭受性侵害对成年后心理健康评分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童年期遭受过性侵害的人在成年期的抑郁症状评分更高;但在其他评分的比较上,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个结果可能是因为本研究的匹配较严格,排除了较多的干扰因素。也可能是因为本研究中的受害者情况并不是非常严重,所以对受害者造成的影响不是很大(本研究中最常见的侵害方式是侵害者故意暴露其性器官及触摸或抚弄受害者的身体敏感部位,最少见的侵害方式是侵害者强行与受害者性交及试图或强行与受害者肛交)。如Banyard等[8]对性侵害受害组(遭到强暴)与非受害组研究显示,2组在焦虑、抑郁、分离性症状、性关注、性功能障碍、侵入性体验、回避、受损的自我上有显著性差异。

    随后的多元回归分析也显示,童年期遭受性侵害可以解释成年期的抑郁症状评分,但对其他心理健康评分并无解释作用,似乎童年期性侵害对成年后抑郁的影响更敏感和突出。但是童年期性侵害事件只能解释1%的抑郁症状评分变异,而个人背景及家庭因素则可以解释6%的抑郁症状评分变异,说明个人背景及家庭因素在性侵害与成年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和Banyard等[8]的研究结果相似。

    3.2 性侵害特征对成年后心理健康评分的影响 关于性侵害特征对成年后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者之间的看法有很大差异。Paolucci等[9]研究显示,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受侵害类型、受侵害年龄、与侵害者的关系、受侵害次数对受害者的症状没有影响。Fassler等[10]也发现,多次侵害、多个侵害者、乱伦等对成年后心理健康并无影响。

    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单个性侵害特征对心理健康评分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多个特征的交互作用则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性侵害特征的联合作用会影响受害者成年后的心理健康评分,尤以遭受暴力侵入为甚。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侵害者采取的手段可以对成年期的抑郁症状评分进行解释,侵害者越是采取非暴力手段,则受害者的抑郁症状分数越高。这可能是因为侵害者采取非暴力手段达到侵害目的,会使受害者有更多的内疚和自责;受侵害年龄可以对成年期的混合型应付方式进行解释,受侵害年龄越大,则受害者越可能形成混合型应付方式,这可能是因为受侵害年龄越大,受害者的内疚和自责就越多,其矛盾心态越严重。同时,家庭因素也具有相应的解释力。

    由以上论述可知,性侵害特征、个人背景及家庭因素在性侵害与成年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目前没有一种症状能在大部分受害者身上发现,而且也没有证据表明,儿童性侵害会导致受害者出现独特的综合症。这是因为受害者的受害情况、个人背景及家庭因素各不相同所导致的。因此,把儿童性侵害看作是生活事件或是使儿童出现很多问题的系列生活事件可能更为合适。在儿童性侵害定义方面,笔者反对认为成人与儿童之间的性行为是无害的或可接受的观点,也不赞同漫无边际地扩大儿童性侵害的定义,引起人们的恐慌。如果可以把儿童性侵害看成是生活事件的话,那么就可以根据具体的工作目标来制定相应的定义。如司法的目标主要是惩戒侵害者,其定义要具体、明确;社会工作及教育部门的目标主要是预防性侵害的发生及减少性侵害对儿童的伤害与影响,因此其定义可以制定的较宽泛、模糊。

    4 参考文献

    [1] PINHEIRO PS. World report on violence against children. Geneva: ATAR Roto Press SA, 2006:75-82.

    [2] 李成齐.性侵害受害儿童的心理病理学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7,1(2):71-75.

    [3] RIND B, TROMOVITCH P, BAUSERMAN R. A meta-analytic examination of assumed properties of child sexual abuse using college samples. Psychol Bull, 1998,124(1):22-53.

    [4] 景怀斌.儒家式应对思想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报,2006,38(1):126-134.

    [5] 李虹.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对压力和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心理学报,2006,38(3):422-427.

    [6] 施承孙,董燕,侯玉波,等.应付方式量表的初步编制.心理学报,2002,34(4):414-420.

    [7]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9-320.

    [8] BANYARD VL, WILLIAMS LM, SIEGEL JA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0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