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10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1991562
我国中学生防御方式性别差异的元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1日 徐守森,韩桂凤
第1页

    参见附件(2736KB,4页)。

     2.2 效应值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以不成熟防御机制为例,效应值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结果如表2所示。其他因子采用同样的统计过程。

    根据表2的数据,可以计算出不成熟防御机制方面,男女生差异效应值的无偏点估计为 d=0.05, Sd为0.03,95%CI为-0.02~0.11。根据同样的运算程序,成熟防御机制方面,男女生性别差异效应值的无偏点估计为 d=-0.09, Sd为0.03,95%CI为-0.15~-0.02;中间型防御机制方面,男女生性别差异效应值的无偏点估计为 d=-0.07,Sd为0.03,95%CI为-0.14~-0.01;掩饰因子方面,男女生性别差异效应值的无偏点估计为 d=0.08, Sd为0.05,95%CI为-0.01~0.17。

    以上结果说明,中学生在防御方式问卷的4个维度(不成熟防御机制、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的得分上均不存在性别差异。

    2.3 发表性偏倚 以不成熟防御机制为例,漏斗图如图1所示。漏斗图的形状接近对称分布,排除了发表性偏倚的存在。

    3 讨论

    自路敦跃等[2]将防御方式问卷引入中国以来,该领域涌现了大量研究。虽然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理领域,关注抑郁病患者、焦虑症患者等心理病理人群,以及糖尿病患者、银屑病患者等生理病理人群,但与此同时在正常人群被试身上也积累了大量数据,在中学生被试身上也积累了一定的研究,这为进行元分析奠定了研究基础。

    在中学生被试防御方式问题的研究中,部分学者关注他们在不同防御方式上的性别差异问题,但如前所述,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研究通过对9篇研究中的12对数据进行元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在防御方式问卷的4个维度(不成熟防御机制、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的得分上均不存在性别差异。原因可能是中学时代的男生和女生都处于心理快速发展阶段,心理防御方式尚未定型;加上中国特色高考制度的影响,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学习,没有养成系统的心理防御机制。无论不成熟防御机制、成熟防御机制,还是中间型防御机制都是如此,掩饰程度也不例外。以不成熟防御机制为例,所有研究当中,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平均分都在4.6分以下,而该维度最高分应该为9分,也就是说不成熟防御机制的发展程度只达到最高分的一半左右。

    元分析的研究结果与部分原始研究的结果存在差异。原始研究中,有的研究并没有关注性别差异问题[5,7];有的研究考察性别与其他变量在性别防御方式上的交互作用,并没有对性别进行单独比较[17-18];有的研究和元分析研究的结果一致[10,20],所有因子上都不存在性别差异。只有部分研究在部分因子上和元分析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如陈咏媛等[6]的研究认为,男生掩饰因子高于女生;李霖等[8]的研究认为,男生不成熟防御机制高于女生;万燕等[19]的研究认为,女生成熟的防御机制高于男生。深入分析与元分析结果不一致的原始研究之后发现,样本数量、研究质量等方面都没有规律可循,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或许是因为抽样偏差所致。希望本研究的结论能够推动研究者关注心理防御方式和其他变量的关系等更加深入的问题。

    纵观元分析研究所涉及的所有原始研究,资料收集的方法非常纯粹,都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设计也都比较简单,或者描述防御方式问卷在人口学变量(性别、城乡等)上的差异,或者描述防御方式与其他心理变量的相关关系。此外,笔者通过χ2检验,排除了不同质的研究,努力确保元分析所纳入的原始研究的同质性。

    在检索文献时,笔者选择了尽量多的电子数据库,先设置比较宽泛的关键词,然后在结果中逐步缩小范围,努力保证搜集到足够多的研究。2位研究者单独进行文献检索,结果完全一致。通过上述做法,努力避免选择性偏倚。

    从漏斗图的形状看,接近对称分布,效应量既有0以上者,也有0以下者。总体来看,研究样本含量越大,效应值越接近0。此外,很多原始研究并非专门针对防御方式问卷进行的[5,7,9-10,18,20],他们往往关注防御方式和其他心理变量的关系,顺带着报告了不同性别中学生在防御方式问卷4个维度的得分情况,并不关注防御方式问卷性别差异的阴性结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避免发表性偏倚。

    需要说明,电子数据库与纸质版印刷期刊有一定出版周期差,未来的研究者发现关于防御方式问卷的相关研究时,可以将其纳入进来,使研究结论更加可靠。

    此外,通常的元分析所囊括的原始研究数量众多,动辄几十篇,甚至上百篇。和他们相比,本研究涉及到的原始研究数量并不多,这有赖于后续研究者对中学生防御方式问题的持续关注。但是考虑到关于中学生心理防御方式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将近10 a之久,元分析所囊括的原始研究的被试数量也达到4 093人,研究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

    遗憾的是,以往研究者在报告防御方式问卷的结果时并不充分,有的只使用部分维度,更有甚者并不报告每个大维度下具体防御方式的分数,为进一步揭示不同性别的中学生在更加细致的具体防御方式上是否存在差异造成了障碍,希望未来的研究者在报告数据统计结果时更加充分。

    4 参考文献

    [1] BOND M, GARDNER ST, CHRISTIAN J, et al. Empirical study of self-related defense styles. Arch Gen Psychiatry, 1983, 40: 333-338.

    [2] 路敦跃, 张丽杰, 赵瑞, 等. 防御方式问卷初步试用结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 7(2): 54-56.

    [3] CAROL RE.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on sex differences//RUTH HM, ROBERT LM, BEATRICE BW. Handbooks of cross-cultural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and London: Garland STMP Press, 1981.

    [4] BURTON LA, RABIN L, VARDY SB, et 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for affective passages. Brain and Cognition, 2004, 54(3): 218-224.

    [5] 冯怡, 张燕敏, 薛筷明. 中学生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 10(2): 130-132.

    [6] 陈咏媛, 夏沁. 中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研究. 科技经济广场, 2006(8): 255-256.

    [7] 陈习朋, 孙录. 高中生的防御方式、应对方式及其与个性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2005,17(3): 172-173.

    [8] 李霖,陈浩勇. 农村高中生心理防御机制的调查研究.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92(3): 68-69.

    [9] 康艳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36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