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学·下半月》 > 2010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193668
惊!结石“偷走”肾功能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家庭医学》2010年第4期
     如果不注意清洁和疏通,下水道很容易堵塞,人体的泌尿系统也是如此,原本溶解在尿液中的盐类物质一旦析出,日积月累就有可能形成结石。早期结石体积较小,未对局部黏膜造成刺激,患者往往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随着结石体积增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局部隐痛,严重的会产生肾绞痛,但多数人仍无明显症状。因此,很多患者对结石的治疗不够重视,随便服用一些具有排石作用的中成药了事。事实上,这样做有潜在的风险,甚至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肾功能减退乃至衰竭。

    直径大于0.6厘米,难以自然排出

    人体输尿管的直径很小,仅为0.6厘米,因此结石的直径一旦大于0.6厘米,自然排出的几率就很低。市场上销售的所谓“排石”中成药,并不能溶解结石或使结石碎裂,而是通过增加尿量来“冲”出结石。如果结石的直径大于输尿管,再多的尿液也无法推动结石排出体外,甚至可能导致尿液在局部潴留,诱发肾积水。尿液长期积聚在输尿管和肾脏中无法排出,会对肾实质造成机械性的压迫和刺激。于是在悄无声息间,原本具有正常功能的肾小球、肾小管渐渐萎缩,最终失去功能。人的双肾共有数百万个肾单位(一个肾单位由肾小球和与其相连的肾小管构成),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只要有2/3个肾就能保证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余的肾单位处于“轮休”状态。这一特殊的机制使得肾脏具有很强的代偿功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沉默”器官。在肾实质萎缩的早期,患者没有任何不适,往往忽视病情,等到出现肾功能减退的症状时,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由此可见,对于体积较大的泌尿系结石,患者要时刻保持警惕,定期随访、积极治疗,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排石”中成药上。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疗法

    对结石保持警惕,并不意味着整天惴惴不安。对于直径在0.6厘米以下的结石,如果没有引起疼痛和尿路梗阻,可以尝试着与它“和平共处”。平时多饮水,少吃植酸含量过高的笋、菠菜、黑加仑、紫葡萄等蔬菜水果,以保证足够的尿量,并防止结石进一步增大。

    如果结石的体积较大,时常引起疼痛甚至血尿,就需要积极地进行外科治疗。如今外科手术“微创”逐渐成为主流,取出结石已无需在腰腹部开一条长长的口子,而是先进行体外震波碎石。对于一些解剖位置和外形较为特殊的结石,“经尿道激光碎石”和“经皮肾穿刺激光碎石”等新疗法可取得满意疗效。前者通过尿道口送入手术器械,后者则是在皮肤上开几个小“钥匙孔”,在钬激光的作用下将结石击碎后取出。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给患者带来的创伤都比较小且易恢复。

    小贴士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肾结石

    由于肾脏“羞于表达”,很多结石患者早期(甚至中期)没有明显的不适,因而延误治疗。其实早期肾结石并非无“蛛丝马迹”可循:嵌顿在肾盂或输尿管生理狭窄处的结石,在运动后会对局部黏膜造成刺激,甚至导致出血。因此,运动后若出现腰腹部一过性隐痛或血尿,稍事休息后恢复正常,就要高度怀疑是否“招惹”了结石,可去医院做B超确定。 (郑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