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学·下半月》 > 2017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080324
“阴性艾滋病”为何疑云不散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家庭医学》2017年第7期
     有那么一批人,被定性为“恐艾症”后,在获知世界各国并没有查出“变异的病毒”后,仍坚持认为自己患上了比艾滋病更为可怕的“阴性艾滋病”。而且他们在躯体上也确实表现有疾病症状。殊不知,他们患的其实是“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疾病分类中的“躯体化障碍”“疑病症”。

    “阴性艾滋病”,是指自称染上了艾滋病病毒,有与艾滋病感染极为类似的症状,但经过多次HIV(艾滋病)检查,均显示阴性,因此认为自己感染的是变异的艾滋病毒或可怕的未知病毒,只是现代科学无法检测而已。

    血样送到美国没有查出新病毒

    个案1:中国香港人汪先生(个案均为化名),30多岁,2009年,与妻子吵架,愤而离家,与女网友发生了一次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担心自己感染性病,到医院进行多项检查,均证明没有感染艾滋病或性病。但是,2010年11月,他开始出现全身乏力、淋巴肿大、舌苔长出绒毛、肌肉跳动及关节离奇作响等症状,抵抗力不断变差,体重急跌七八磅,多次求医,找不出病因。于是他怀疑将病毒传染给妻子,因为其妻长期出现咽喉炎、腹泻及肠胃胀气等症状。

    个案2:安徽黄先生,2008年在巴士上疑被“针”扎了一下,一星期后出现盗汗、恶心、反胃、淋巴肿痛的情况,体重急跌15公斤。虽然艾滋病测试呈阴性,但病情始终没有好转。怀疑已将不明病毒传给妻子、哥哥、嫂嫂。

    个案3:上海林先生,其母2008年在医院输血后,相继出现盗汗、手脚麻木及出皮疹等症状。后来他在一次母亲受伤的意外中沾到母亲的血,两周后,林忽然全身淋巴肿大、皮肤出现大块血斑、肌肉有不寻常的虫爬感。2009年初,他晕倒在上班的路上。经8次艾滋病的检测均为阴性,其他检查亦未能查明病因。

    中国疾控中心将他们的血液标本送美国相关实验室检测,其结果是:已经检测的样本艾滋病抗体均为阴性,尚未检测到相关致病病原体。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根据调查,目前可排除自述疑似艾滋病感染人群感染艾滋病毒。

    但是,检测结果和初步结论没有得到该人群认可。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经过多次艾滋病测试,已完全脱恐。但如果说没有病,为什么症状还是不退呢?”

    心因性“躯体障碍”很常见

    让他们坚持有病的原因,是实实在在的“躯体症状”,其实这种心因性的“躯体障碍”很常见。

    个案1:警察让一位母亲去辨认一具女尸,看是否是她前几天离家出走的女儿。她就在发现那女尸穿的衣服就是自己女儿临走前穿的衣服时,立刻晕倒了。醒过来后,她发现自己的双腿不听使唤,瘫痪了!

    个案2:女,13岁,因哮喘发作住院。她已哮喘发作好几天,门诊用数种药物解痉平喘治疗无效。入院时神志清晰,呼吸深慢、胸廓起伏明显,随着呼吸弯腰伸颈。体格检查无紫绀及鼻扇,肺部听诊无哮鸣音。详细追问病史,父亲刚去世不久。该女与父亲比较亲近,生活上依赖性较强。

    个案1的瘫痪和个案2的哮喘,均是心因性的“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是“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10)及“美国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中一个疾病分类。其临床特征是:病人主诉一种或多种躯体症状,但规范的治疗常常不能解决患者的病痛。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约有10%的人存在心理问题,其中躯体化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0.2%~2%。

    其病因为何呢?心理学家解释是个体在心理应激反应下,当情绪不能正常地从言语和/或行为方面发泄时便被潜抑下来,而以“器官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躯体化症状。这种躯体不适和症状不能用病理来解释。

    患者用躯体化症状置换内心不愉快的心情,如,表达了某种想法和情绪,或者减轻了由某种原因造成的自罪感,等。在潜意识中,他们感受到了患病的好处,躯体化的疾患行为维持下来成为慢性躯体化障碍(并非有意伪装,一切都是潜意识中的行为)。

    换言之,“躯体化”在潜意识中,成为病人对付心理、社会各方面困境的一种方式,是退行到儿童早年的方式。

    个案1的双腿瘫痪,客观上冲淡了让她难以承受的丧女之痛;个案2的哮喘,冲淡的是她的亡父之痛。

    “恐艾症”呢?很多患者起因于不良性行为,在一时冲动之下有了越轨行为,冷静下来后,必然会面临道德层面的自责,而“患病”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罪恶感。

    “躯体病”更多的是“恐艾心理”的转化。但是,“躯体病”的本意是想减缓患者对可能感染上艾滋病的恐惧,没想到却因“躯体病”,让其产生了更大的“恐艾心理”,这却是人在进化过程产生的这种“自救方式”所始料未及的。

    心理和生理是个统一体

    “情绪”为何能够用“器官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原因是,人是由躯体和心理组成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里,神经、免疫和内分泌系统各自内部均存在正负反馈性调节机制,由此各系统的功能活动方能协调、准确而精细。但是,在病理条件下,某些反馈机制可引起机体较严重的损伤。

    “恐艾症”患者一般都有“高危行为”,或疑似“高危因素”。如中国香港人汪先生是不良性行为;安徽黄先生疑被“针”扎了一下;上海林先生是意外中沾到了病人的血等。由于对感染艾滋病途径的一知半解,他们均以为自己被感染上了艾滋病,由此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恐惧!

    患者可能有疑病性人格

    “恐艾症”者,也可能是疑病症患者或具有疑病性人格的人。

    疑病症,又称“疑病性神经症”,是对自身感觉或征象作出不切实际的病态解释,致使整个心身被由此产生的疑虑、烦恼和恐惧所占据的一种神经症。它和“躯体形式障碍”一样,也是“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10)及“美国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中的一个疾病分类。据国外报道,“疑病症”约占各种疾病的1%。

    个案:南京一位女警察在办案时沾上了疑似艾滋病病人的血,当时她很紧张,但做过有关检查后,证明她没有感上艾滋病病毒,她的心情随之释然,又热情地投入到警务工作中。

    其实我们每一个正常人在某一时期也会过分重视自己的健康,对不严重的普通疾病或不适感产生疑惧,出现疑病观念,如哪里出现了肿块就会怀疑是不是癌症等,但经检查证实无病,给予适当解释后就会放弃疑病观念。

    为什么疑病症患者,如“恐艾症”患者却会反复就医,医生的解释和客观检查均不足以消除其看法,仍堅持自己有病呢?

    这可能和患者有着疑病性人格有关。很多患者病前的个性,是敏感、谨慎、多疑、主观、固执、自我中心、自怜和孤僻,或是要求十全十美的等。

    疑病症患者肯定有躯体症状,如舌苔发白、局部红疹等,这些症状往往也都是由心理焦虑或抑郁所继发的,是情绪调动的。

    心病当然要心药治。“恐艾症”治病原则是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摘自《扬子晚报》文/李兰陵采访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杜文东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