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2952256
基于历代本草产地变迁的药材道地性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17期
     产地的扩展,使临床医家对不同产地的黄芪的临床疗效有了比较的可能,促进了对不同产区黄芪的进一步认识。如《本草经集注》中所提的陇西洮阳、黑水宕昌、蚕陵白水等处黄芪在性状、性味上存在明显的差别,此外文中还提及“又有赤色者”很可能指的是今甘肃地区分布的红芪,即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可见,当时陶弘景对豆科的多种黄芪及红芪已有较深的认识,且已经通过临床疗效来筛选疗效佳的品种及产地。

    1.2 隋唐时期

    《新修本草》[19]:“今出原州(今宁夏固原市)及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者最良,蜀汉(“蜀汉”应指蜀郡和汉中)不复采用之。宜州(四川茂州)[20-21]、宁州(今甘肃省庆阳市宁县)者亦佳”。《四声本草》:“出原州华原谷子山,花黄”[19]。《药性论》黄芪:“生陇西(今甘肃陇西境内)者,下补五脏。蜀白水赤皮者微寒”[19]

    隋唐时期黄芪产地进一步变迁,由甘肃中南部地区向东扩大至相邻的宁夏固原及陕西铜川,同时提出蜀汉不复采用。这次变迁体现了国家统一对道地药材的影响。南北朝时期“原州”及“华原”属西魏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