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学术版》 > 20107
编号:13776929
“消黄汤”治疗乙型黄疸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应用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刘世强 王伟善 向丹沙
第1页

    参见附件。

     5小结

    乙型黄疸性肝炎的中医诊断属于中医内科学的“黄疸”病范畴。黄疸是指因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引发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表现的病证。《金匮》认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治黄必治湿”,湿邪是导致黄疸的重要病理因素。其病因为外感、内伤两个方面, 外感以湿、毒为重点,内伤以虚、淤为重点,整个病因以湿为关键。病机多因湿热、毒、淤互结,损及致虚,病位在肝胆脾胃。黄疸中的阳黄无论是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均为湿热郁蒸所致,以黄色鲜明如橘子色,伴发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者溏垢,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为主要表现。阳黄的治疗原则以清热利湿,促使湿热下泄为主。

    “消黄汤”中重用茵陈、大黄,为该方中的君药。其中:茵陈最善清利湿热、利胆退黄,长于疗“通身发黄,小便不利”,取其后下芳香醒脾而能透邪畅气,为治疗黄疸的要药;大黄最善降瘀泻热、清热解毒、泻下攻积、止血,特点是清泻湿热,为治疗湿热黄疸的要药;茵陈、大黄二药相配伍,一输小便、一通大便,使邪毒从二便而解,黄从二便而退。故为君药。

    栀子、金钱草、蒲公英、白茅根、车前仁、白花蛇舌草为该方中臣药。该组药物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可增强君药利湿退黄的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