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医药》 > 2006年第2期
编号:11093470
6%羟乙基淀粉在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1日 段卫东 吕艳霞
第1页

    参见附件(89KB,1页)。

     6%羟乙基淀粉即贺斯(生产批号:SG 7119,德国,费森尤斯公司生产),为经化学修饰的淀粉,是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的血浆代用品。我们用其救治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126例,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76例,女50例;年龄19~64岁,均伴有失血性休克,且需急症手术。其中宫外孕大出血18例,上消化道出血9例,肝脾破裂14例,胸部外伤6例,多发性骨折53例,血管损伤26例。失血量为1 200~4 000 ml,平均(2 395±716)ml/例。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率快(>100次/min)、脉压低(脉压<2.67 kPa)、少尿(<25 ml/h)、贫血(<110 g/L)等休克表现,其中血压不能测到者28例、平均动脉血压低于8 kPa者51例,意识不清者10例,血红蛋白低于80 g/L者35例。

    1.2 麻醉管理 入手术室后均给予面罩吸氧,并即行开放2~3条静脉液路,在30 min内输入贺斯500~1 500 ml,休克症状缓解后再行麻醉。麻醉中如血压降低、心率增快应再加快输液速度,如血压升高或恢复正常、心率减慢及尿量增多可减慢输液速度,如HGB<80 g/L,应同时输入全血或浓缩红细胞。本组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42例,硬膜外麻醉61例,腰麻23例。

    1.3 观察指标 连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测定进入手术室时(输入贺斯前)、输入贺斯后15 min及术毕时的血红蛋白(HGB)及红细胞压积(HCT),并注意观察术野出血及渗血情况,记录失血量、尿量及输血、输液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不同时点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本组每例输入贺斯(1 814±476)ml、血液(1 232±493)ml。与输入前比较,输入后15 min SBP、DBP及SpO2明显增加(P<0.01),心率(HR)显著降低(P<0.01),均允许行施全麻或硬膜外麻醉。而HGB及HCT明显降低(P<0.05),但术毕所有病例回升分别为:(88±7)g/L,(28±4)%,见表1。入室时,ECG示ST段压低大于0.5 mm、T波低平或倒置占40%,输入贺斯后15 min降为10%。手术期间患者尿量大于1 ml·kg-1·h-1。在输入贺斯过程中亦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及心、肺、肝、肾等并发症。

    表1 输入贺斯前后比较(略)

    注:与输入前比较,*P<0.05,**P<0.01

     3 讨论

    创伤、出血均可引起严重的血容量减少,如果失血量大于总血容量的30%时,则出现失代偿失血性休克[1]。此时,血压下降,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肌缺氧,STT出现缺血表现,并常伴有呼吸困难及末梢循环受损,使SpO2降低,如抢救措施不力,可危及生命[2,3]。失血性休克的抢救:(1)解除出血原因,包括迅速压迫止血、手术修补或结扎出血的血管等;(2)容量复苏,即快速输液、输血,有效恢复循环血容量,并改善体循环和微循环的血流分布不均。在严重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中,争取时间是头等重要的,因此血容量的补充较液体种类的选择更为重要[4],仅等待输血扩容往往会延误抢救时机。贺斯为6%羟乙基淀粉,是合成胶体,药理学特点最接近天然胶体。由于其渗透力强和潴留水的能力大,故能迅速有效地恢复血容量。本组均为低血容量患者,输入后血压提高,心率变慢,血容量已有改善。随着血压提高,冠状动脉灌注、肾血流及外周组织灌注增多,使心肌缺血明显改善,尿量增加,SpO2提高。另外,输入贺斯可使血液稀释,血液粘稠度降低,毛细血管血流加快,从而改善微循环,促进氧的运输和利用,使休克症状得以明显好转,提高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为能顺利完成手术、解除出血原因和从根本上治疗失血性休克提供条件。因此,贺斯作为初期容量补充宜首选。本组输入贺斯后HGB及HCT均有所降低,为避免血液过度稀释,对于进入手术室时HGB<80 g/L的患者同时输入全血或浓缩红细胞,使HCT不低于20%,以维持血液携氧及凝血功能。在控制出血后以输血为主,减少血液稀释的并发症。本组病例术毕HCT及HGB分别为28%及88 g/L以上。并且术中、术后均未发生明显渗血及出血不止等并发症。通过本组病例观察,急性失血性休克以血浆代用品中的贺斯复苏,输血量明显减少,仅约为其失血量的1/2,这不仅节约血液,缓解血源困难,并且可避免或减少大量输血并发症的发生[5]。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主编.现代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151154.

    2 张国良,杨进华.创伤失血性休克33例救治体会.河北医药,2004,26:249250.

    3 戴国鹏.失血性休克101例院前抢救的体会.中国全科医学,2001,4:995996.

    4 Weil MH,Henning RJ.New Concepts in the diagnosis and fluid treatment of circulatory shock.Ansth Analg,1979,58:124.

    5 Malouf M,Glanville AR.Blood transfusion related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naesth Intens Care,1993,21:44.

    作者单位: 050051 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89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