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5年第24期
编号:12711838
慈禧一言定大统(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5年第24期
慈禧一言定大统

     醇亲王奕譞听到自己的儿子载湉被慈禧选为皇位继承人的时候,激动到碰头痛哭,昏迷倒地,众人用手扶都扶不起来。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下奕譞此时的心情,自己的父亲道光帝、爷爷嘉庆帝以及往上祖祖辈辈都是皇帝,之后咸丰帝是自己的亲哥哥,同治帝是自己的亲侄子。本以为清朝的皇位会在咸丰帝这一支继续往下传承而与自己无关的奕譞得知自己的儿子摇身一变也成了大清皇帝,要说奕譞不开心,恐怕也不会有人相信,这是奕譞喜的地方。但是,奕譞也知道慈禧是一个性格刚毅、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的人,他亲眼目睹了侄子同治帝被慈禧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全过程,一想到这里,奕譞便不寒而栗,这又是他忧的地方。所以,奕譞也就难免会有《翁同龢日记》中记述的夸张反应。

    载湉继位,改元光绪。诚如醇亲王奕譞所担心的那样,4岁的载湉从此成了慈禧手中的政治木偶。他日后的皇帝生涯可以说是可悲的、凄凉的,虽贵为天子,却事事都要听从慈禧的摆布;甚至一度被慈禧囚禁在瀛台,就连光绪帝的死因后来都成了未解之谜。

    有时想一想,笔者也很为载湉感到可惜。如果不是当年慈禧强行选择载湉继承皇位的话,他可能幸福地生活在醇亲王府,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日后也有可能继承父亲奕譞的爵位,成为新一代的醇亲王。然而,历史不能假设也不能倒退,慈禧的一道懿旨就这样将载湉推上了皇位。
, 百拇医药
    “懿旨确立嗣君”背后的思索

    对于慈禧太后一言定大统的行为,社科院的杨珍老师称之为“懿旨确立嗣君”,这种说法也真的很形象。慈禧太后一个命令,下达一道懿旨,皇位继承人选就敲定了,这是晚清时期最高权力传承过程中的一大特色。清朝的第12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溥仪,也同样是这样被慈禧如法炮制选出来的,对于这一次的皇位交接过程笔者就不再赘述了。

    从“懿旨确立嗣君”这种皇位继承的模式之中,我们可以看到:

    “懿旨确立嗣君”改变了皇位父死子继的祖制。这个自然不能怪慈禧,要怪也只能怪同治帝膝下无子而又匆匆离世。

    “懿旨确立嗣君”的实质是只传皇位而不传皇权。“懿旨确立嗣君”与“汗位推选制”和“秘密建储制”均不同的一点就是,新皇帝在继位的时候只得到了皇位,而没有得到皇权,皇位与皇权二者之间发生了分离。
, 百拇医药
    皇位与皇权的分离由“被迫”向“人为”转变。清朝历史上偶尔也存在过幼帝继承皇位的特殊情况,同治帝就是最近的例子,但是同治帝是在咸丰帝只此一子别无他选的情况下顺利登基的。而之后的情况则不同,放着诸多合适的人选不考虑,慈禧为了达到自己垂帘听政的目的,两次人为地造成了幼帝继位这一事实,这是“懿旨确立嗣君”的一个特点。

    皇位与皇权的分离由“暂时”向“长期”转变。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当年嘉庆帝继位的时候也是名义上继位,乾隆帝依旧做了3年掌权的太上皇,但3年之后,嘉庆帝也就能够彻底掌握皇权了。可这个时候不一样,光绪帝4岁继位,多年之后方得“皇权”,但这个皇权也只是在慈禧太后监控之下的皇权。可以说,“懿旨确立嗣君”使得皇位与皇权分离的时间大大加长甚至是彻底分离了。

    “懿旨确立嗣君”改变了大臣辅政幼帝的祖制。顺治帝6岁继位,由睿亲王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二人辅政;康熙帝8岁继位,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以及鳌拜四大臣共同辅政。而此时,慈禧不顾祖制,非要后宫干政,这是“懿旨确立嗣君”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不论是“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继承制”“秘密建储制”还是“懿旨确立嗣君”,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当时皇权与政权运行状况的影子。就拿“懿旨确立嗣君”来说,且不说同治帝无子,就算是多子嗣,权力长期被慈禧架空的同治帝估计也无权自己去选择中意的皇位继承人,大权在握的慈禧也绝不会给同治帝这个机会。

    总而言之,清朝的皇位继承形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双重特点。清朝的皇位继承制度在中国皇位继承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可谓是独树一帜。最后,笔者想用一句话来总结概括“清帝继统”系列的4篇文章——“巍巍宫殿,尘封多少帝王梦”。

    【责任编辑】王 凯, http://www.100md.com(柳宗书)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