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7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3219788
动物白与黑(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日 百科知识2017年第19期
     大熊猫的“黑眼圈”当然不是为了让它们看起来更萌。通常,食肉动物头上的印记并不是用来伪装,而是为了同类之间的交流,大熊猫脸上的“补丁”也是如此。事实上,这些“黑眼圈”在形状与大小上差异很大,可以帮助它们进行同类之间的识别。有趣的是,黑色的耳朵和眼圈也能用来向竞争对手传递敌意,在威胁对手时甚至还能将“黑眼圈”放大。当它们不想让自己看起来那么凶猛时,则会用爪子盖住自己的“黑眼圈”。

    最神奇的黑白搭配,还是斑马身上那种黑白相间的条纹。这种条纹在其他动物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出现过,其中一些动物便自然而然地以“斑马”来命名。例如,斑马蛛是一种在墙壁上潜行捕捉昆虫而自己从不会掉下来的跳蛛,雄蛛还生有一对巨大的颚,以便在交配时控制住雌蛛,使其不能伤害到自己。能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的伊蚊,在身上和腿上都有黑白相间的斑纹,所以又叫“黑斑蚊”或“花蚊子”。三带圆雀鲷和射水鱼都是具有“斑马纹”的魚类代表。

    但是,这些斑纹的美感都无法与斑马相比。斑马全身都分布着黑白相间的光滑条纹,雅致大方,细密秀美,非常漂亮,构成了一幅整齐而美观的图案。除普通斑马外,还有两种斑马。细纹斑马的条纹更为细密。体型最小的山斑马身上的花纹有一种特殊形式,特别是臀部的上端与其他斑马均不相同,条纹的数目较少,中间是细横纹,两边夹着粗大的纵纹,形成了“格状纹”。

    斑马条纹的发育过程也很有趣。在雌性斑马的妊娠早期,一个固定的、间隔相同的条纹形式就已经在胚胎中“设计”完毕了,并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逐步加以实现。所有的条纹都是在胚胎发育的第5周,即它的尾巴出现之后出现的,靠近鼻孔处的细条纹最早就是在这个时候,也就是鼻子扩大之前确定的;而颈部比较宽的条纹最早是在胚胎发育的第7周,即颈部伸长之前确定的;最宽的臀部条纹则是与身体的其余部分成比例发展的。它四肢上呈水平方向的条纹可能是在腿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所有的条纹机械地转过一个角度而形成的。

    斑马身上的条纹是同类之间相互识别的主要标记之一,也是作为一种保护色,保障其生存的一个重要防卫手段。首先,在开阔的草原和荒漠地带,这种黑白相间的条纹在阳光或月光的照射下,看起来有模糊或分散其体型轮廓的作用。其次,斑马是群居动物,即使它们身体的色彩并没有融入周围的环境,但当它们彼此混成一体的时候,这些条纹就能使捕食者几乎完全无法分辨出每个个体了。而当整个群体一起奔跑时,捕食者更是很难区分它们身体的具体部位了。这时,只有离群的个体才会有危险。此外,斑马身上的条纹还可以通过偏振光的作用,分散和削弱草原上的刺刺蝇的注意力,成为防止被叮咬的一种手段。

    【责任编辑】庞 云 (余夫)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