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1984年第4期
编号:11860918
献血会影响健康吗
http://www.100md.com 1984年4月1日 《祝您健康》 1984年第4期
     血液是人体维持生命,保障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年人每公斤体重约有80毫升血液。体重50公斤的人,全身总血量约4000毫升。人体如在短时间内失血五,六百毫升以上,就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头昏,脸色苍白,脉搏快速等症状,需要补充血液。如果失血量很大,还会出现呼吸急促,出冷汗等所谓出血性休克,此时如不紧急补充血液,就要危及生命。另外,作为一种治疗措施,如慢性失血或白血病等血液病造成的贫血,有时也需要补充血液。

    医疗部门为了适应医疗抢救的需要,经常组织一些人献血。除了采用新鲜血液,还可把血液中的血浆,制成奶粉样的千粉,称为冷冻干粉血浆,贮藏、运输和应用都很方便。不少国家把它作为国防储备物资。

    献血者一般一次要取出二、三百毫升血液。有人问:“这样会影响健康吗?”其实,这种顾虑是多余的。只要措施得当,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血细胞在人体内本来就不是“长生不老”的:红细胞寿命最长,也不过120天左右;白细胞寿命较短,只能生存21天左右;血小板寿命最短,只八、九天使要“夭折”。衰老和新生不断交替着,即使不献血,部分血细胞也会在体内自然破坏。例如,妇女自青春发育期至绝经期约有30年,每月的月经失血量约一、二百毫升。30年中,一个妇女可陆续失去血液五,六万毫升,而健康的妇女都能长期忍受,照常工作。
, http://www.100md.com
    那么,血细胞到达一定寿命而自然破坏或从体内失去以后,又是从哪里新生出来的呢?

    让我们先从胎儿的造血机能谈起。胎儿自后期以至出生后,骨髓便已成为主要而永久的造血器官。那时骨髓网状组织的网眼内,充满各种造血细胞和血管,呈红色,称为红骨髓。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五,六岁起,红骨髓在管状组织中逐渐被大量脂肪细胞所替代,呈黄色,变成黄骨髓。黄骨髓在一般情况下不再具有再生血细胞的功能了,但一旦失血,黄骨髓能很快又转变为红骨髓,同原有的红骨髓一起参加血细胞的新生任务,补充失去的血量。

    事实上,人体所有的血液也并不是全部在心脏血管内循环流动着的。人在安静状态时,循环流动着的血量不超过金身总血量的3/5,其余的2/5则贮存在肝脏、脾脏和皮下结缔组织的毛细血管内。它们几乎与循环着的血液不相混淆,好象是人体的贮血仓库。一旦献血(一般一次二,三百毫升,仅占全身总量的十几分之一),周围循环流动着的血液是会有所减少,但依靠了人体微妙的适应能力,从所献血液中失去的水分和盐分,可以在一二小时内由血管周围的组织液渗进弥补,失去了的血浆蛋白质,肝脏会立即加速合成,使它在一天左右内完全恢复。失去的红、白细胞也会得以补充,因为这时“贮血仓库”内的血液会有一部分进入循环流动着的血液内。因此献血后人体内循环着的总血量很快便会得到补充,恢复正常。
, 百拇医药
    据科学研究,献血后人体内会多产生一些促进血液新生的因子,从而刺激骨髓,使血细胞增生亢进。前面说过。这时即使平时不参加造血的黄骨髓,也部分转变为红骨髓共同参加造血,而神经系统的调节,也起着重要作用。在献血后再补充适当营养,恢复就更快。

    献血是救死扶伤、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的崇高行为。我们既要保障献血人员的健康,又要保证受血病人的安全。例如,规定参加献血的人员一定要经过体格检查硬验血,符合献血健康标准的才可参加。在月经期、怀孕期和哺乳期内,不宜献血。献血前要有足够睡眠}献血后虽可照常工作,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采血时针头要接触皮肤,因此,献血者最好事前洗个澡,换上清洁的衣服,至少手臂应先用肥皂热水洗干净,并剪去手指甲。献血当天早晨只能吃些清淡的东西,如稀饭,馒头及酱菜等,不要吃油脂较多的食品,如油条,肥肉及牛奶等。因后者会增加输血反应,对将要受到输血的病人不利。,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