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1988年第2期
编号:11859770
修补有缺损的心脏
http://www.100md.com 1988年2月1日 《祝您健康》 1988年第2期
     编者按:读者胡问瑜同志来信,说她自幼患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的心脏病,由于种种原因而延误了早期手术。50岁时病情严重,已到生命垂危之际。在众多医院拒绝手术治疗的情况下,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的医护人员敢于实践,勇于负蠹,以精湛的医术,在该病员的心脏内进行了4×6厘米面积的补缺手术。经过6个月的康复期,病员感觉良好。我们认为,对高龄病人进行巨大缺损的修补,在国内比较少见,这于病人是个福音,在医学研究上也有一定的价值。故请主刀医师郝家骅副教授撰文,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变。国外Abbott报道,在1000例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尸体解剖中,房间隔缺损居首位,为37.4%。国内黄铭新等在1982年统计上海地区4043例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间隔缺损有1054例,占26.1%,也居首位。

    房间隔缺损可分为原发孔缺损和继发性缺损。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房间隔因故停止生长,不与心内膜垫融合而遗留间隙,即成为原发孔缺损;当房间隔向下生长而尚未和心内膜垫融合之前,其上部又逐渐被吸收,构成两侧心房的新通道,则称为房间隔继发孔缺损。继发孔缺损占整个房间隔缺损的94.1%。
, http://www.100md.com
    由于心房的内部压力不同,有房间隔缺损的病员,其左心房血液通常经“缺口”流向右心房。如果房间隔缺损小于2×4厘米,分流量较小,对右心系统负担较轻,故病员多无明显自觉症状,也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当“缺口”大,左向右分流量较大时,右心系统的负荷就逐渐加重,右心房、右心室就逐渐扩大,且压力升高,继而可引起肺小动脉痉挛,血管内膜增厚,肺血管阻力增加,最终可能出现右心衰竭和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房间隔缺损病人的平均寿命为35岁,半数病员可生存到50岁以上。

    一般说,房间隔缺损直径在1.5厘米以上时就可以手术,最好在学龄儿童期就进行。小型房间隔缺损者若在早期手术,可以不遗留任何症状,也不影响生存。

    近年来,由于体外循环的安全性增加,大多数医院均采用常温或浅低温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如为小型房缺,也可采用低温阻断循环下直视手术,这种手术不需要体外循环,操作简便。

    目前,手术死亡率一般低于1%,随年龄的增长而危险性增大,据上海市胸科医院统计,40岁以上手术死亡率为15%;20岁以下为0.29%:但45岁以上者的手术死亡率较高,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比例也有明显增加。

    我们前不久对一例成人重症巨大房间隔缺损进行了手术:胡××,女性,50岁,自幼有心脏病,但无明显不适。近一年来出现心慌,气急;近半年出现周身浮肿,不能平卧,多动时有口唇紫绀,一直在服用强心、利尿药。根据各种检查,决定对其房间隔缺损进行修补手术。采用全身浅低温、心脏局部深低温方法,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术中见病员全心扩大,以右房,右室增大为主。其房间隔缺损达4×6厘米,给予涤纶布补片。术后经过平顺,近一年的随访表明,病员心功能已明显改善。

    这个病例告诉我们,高龄并不是房缺修补手术的禁忌症,虽然手术的危险性更增大了。我们认为,只要术前做好准备,使其心力衰竭得到控制,心功能维持到最佳水平,并注意术中操作和术后保护,病员是可以平稳地生存下去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