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1994年第4期
编号:11857594
中成药并非有益无害
http://www.100md.com 1994年4月1日 《祝您健康》 1994年第4期
     西药有副作用,中药有副作用,这些问题已逐步被医者和患者所认识。至于中成药有没有毒副作用这一问题,患者似乎迷惘,甚至连有些医者也不甚了解。为此,笔者愿对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中成药确有毒副作用

    一位大学中文系四年级学生,自感“肾虚体弱,头昏,眼睛涩酸,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为此,按常用量服用了健脑补肾丸和脑力宝一月余。结果感到“自己说的话,做的事转眼就忘,大脑呈现一种空白状态”。总之,出现了一系列中医称之为健忘症的病证。

    其实,关于中成药有毒副作用,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就有明确记载。《景岳新方砭》中记载:“城西李某,患腹中满闷倦怠、懒言等证,医用‘逍遥散’服三十剂,小便绿色脚瘘弱”。后改服贞元饮,夜用六味回阳饮3剂,“次早余(陈修园)到,肌冷如冰,汗出如涌,六脉全无,气喘痰声漉漉”,至“午后而殁”。

    金匮肾气丸是引火归原法的著名代表方剂。医者每奉为枕中之秘,但若久服此药,亦可变生它证。清代著名医学家陈修园在《时方妙用》中指出:该药“初服一、二剂效如神;再服一、二剂不甚见效,再服一、二剂虚证大作,其热如焚”。“病家或疑桂附之误而更医,或信任不疑而归咎于附子之制不佳与肉桂之产地非道地,……遂应(以)滋阴者枉归其阴”。
, http://www.100md.com
    由此可见,中成药确有毒副作用,古今皆然。

    中成药为什么有毒副作用

    《内经》曰:“气增而久,夭之由也”。这就是说:由于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它必然产生一种阴阳偏胜之气,从而导致毒副作用的产生。

    我们知道,药物疗法是通过药物作用于人体而使人体阴阳达到平衡的一种疗法。由中药组成的中成药,也必然存在着整体的阴阳属性。这种阴阳属性作用于人体,促使病理肌体的阴阳偏胜趋向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如果常服或久服同一药物,便可致“因纵(药物之)五味,五味太过,疾病蜂起”的毒副作用了。

    明白了中成药的阴阳偏胜,就可以理解中成药的毒副作用了。这种毒副作用,简而言之,就是“蓄积中毒”或“误服中毒”。

    对于久服滥服金匮肾气丸而引起的毒副作用,陈修园先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入咽之后,但见桂附之扶阳,若忘地黄之滋阴,故初服而有效;至于再服,桂附虽烈,无如前之地黄等药缓行末了,又得新入之地黄助之,势可相敌,故三、四服不甚见效;乃服五、六剂而大发者奈何?盖以每日之桂附,如火一发而无余,而同剂中之地黄等药,如水渐注,不骤日积日多,些少之桂附,安能与之为敌?宜(故)服之增热也。”这真是一幅蓄积中毒的奇妙写照。鉴于此,陈修园先生大声疾呼:“治标之法,不可常服”。
, 百拇医药
    中成药治病有奇效,但要辨证精确,中病即止;同时,中成药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剂型固定不移,致使剂型中的药物无法更改。如果一旦使用不当,或常服久服,那就难免药祸发生了。

    措施与对策

    兵败如山倒,非兵之过;药能误人命,非药之罪。盖因“用药如用兵”,此皆由“将”“医”之误也。为了避免或减少中成药产生的毒副作用,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与对策,方能杜其燎原之势。

    一、生产厂家、经营部门在宣传中成药的功效时,应当实事求是,准确科学。

    1992年6月1日颁布实施的《药品广告管理办法》已明确规定:为了保证药品宣传真实、科学、准确,合理指导用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今后药品广告不得出现有“疗效最佳”、“药到病除”、“安全预防”、“最高技术”、“最高科学”;“最进步制法”、“药之王”等不切合实际的词语;尤其不能使用“完全无副作用”这一词语。
, http://www.100md.com
    “同病异治”是祖国医学治病的一大法则。例如感冒:风寒感冒用荆防败毒散,出现挟湿症状的则用恙活胜湿汤,如果影响中焦脾土的,就用霍香正气散;风热感冒用银翘散;体虚感冒更应因人而异,需要益气解表的用参苏饮,助阳解表的用再造散,养血解表的用四物汤加解表药等等。

    可惜的是在现实中往往出现“同病一治”的怪现象。这种现象在生产厂家、经营部门的宣传广告中屡见不鲜。中成药是根据辨证论治的精神配制而成的,是长期临床实践的成果。它的运用,必须谨守病机(疾病产生的病因病理机制)各司其属。有是病而用是药,是祖国医学赖于长期生存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们在宣传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时,必须密切地结合病机。这样可使医者心中有数,患者一目了然,方不致“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悲剧发生。

    二、作为医务人员,应当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高尚的医德。

    身为医者,临床治病,“当知邪正,当权轻重”。祛邪忽忘顾正,轻病勿用重药,重病勿用轻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治病时重在调整病理阴阳的偏胜,一旦肌体的阴阳达到平衡,应果断地停止用药。这正如诗人陆游所指出的;“良医善用药,疾去药亦止。”

    三、患者要谨慎服药,接受专科医生的指导,不要过度地迷信和依赖药物。

    昔有东坡翁,因患痢疾,自服黄芪粥而毙命;今人喜服人参蜂王浆,结果服出人参滥用综合征。此皆因自以为是而酿祸。鉴于斯,患者服用中成药之际,当慎之又慎之!

    “三分药,七分养。”患病之后,除了适当使用药物调理外,更重要的是勿忘精神调养和合理的体育活动。因为人类的健康长寿毕竟不能完全依赖于药物。, 百拇医药(卢乐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