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东方养生》 > 2009年第1期
编号:12058828
文味儿寿山石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日 《东方养生》 2009年第1期
     专辑策划编辑/隋元

    自明清以来,由文人雅士,甚至皇室成员所组成的文化集合,以自己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参与到了石雕艺人的创作之中,共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寿山石雕刻队伍,构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空间。

    在福建福州北郊约30公里的重峦复涧间,有一个散落着三百多户人家的小山村,名曰寿山。

    寿山村很小,名声却很大,因为这里出产一种既晶莹又温润,并几乎包含了大千世界所有色彩,灿若云霞的美石——寿山石。为用而制之石

    寿山石与青田石、昌化鸡血石和巴林石并列为我国四大名石,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被当地先民们偶尔地制成箭镞等物。2000多年后,待到南朝时期,大批汉人南下,带来了中原的厚葬传统,并开始有意识地用寿山石制成殉葬的卧猪、石俑等。唐安史之乱和佛教的兴起,更使大量的僧侣南下。占山筑寺。这些僧人,闲暇之时,也会就地取材,用寿山石做些香炉、花瓶、念珠和佛像等。这些物件,寺院有余之时,也会作为礼品,赠送给各方香客,大大推动了人们对这些美石的认知程度。

    不过,这时的人们,无论怎样去利用这些漂亮的石头,来源都很单一,就是捡。真正开始掘矿开采的,还是僧侣,不过时间却是几百年以后的明代。

    可以说,在明以前,3000多年的时间里,很难见到工好材优的寿山石雕。那个时候,人们采集这些石头,本不是为欣赏而来,更多的是为了实用。

    文人的发现

    中国古代,玺印均以实用为主,因而在材质上,也多采用质坚耐久的铜、玉等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