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生活》 > 2005年第12期
编号:11089789
镇江的小吃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1日 《食品与生活》 2005年第12期
     我是镇江人,16岁时离开镇江,现已定居上海。虽然我现在已年逾古稀,往事已化成缕缕碎丝,随风而去。但珍藏在记忆深处的情思是童年好梦与少年的幻想交织的对故乡的眷恋,永远不会尘封,其中最难忘的还是镇江的小吃。

    我的家庭虽然不富裕,但少年时代,父亲有时仍然带我去吃早茶。镇江的早茶并不是单纯吃茶,而是吃早点。走进茶馆入座以后,堂倌就端上一盘切得极细的姜丝,一盘水晶肴肉,一小碟醋,并泡上一壶浓浓的茶。吃着蘸醋的肴肉与姜丝,真是感官上的好享受。那肴肉相当酥软,入口后,其特殊风味美到心里,再然后,一大盘开洋煮干丝,几笼蟹黄汤包更使人垂涎。干丝没有豆腥味,鲜浓无比,那蟹黄包,扁扁的、多褶、皮薄、馅多,咬一口汤汁满口,齿颊留香。

    在镇江吃茶,既能待客,又适合家庭小聚,这大概是镇江特色吧。后来,到过好多地方,品尝过扬州的三丁包子、天津的狗不理、靖江汤包、南翔小笼,虽各有风味,但总觉得还是镇江的蟹黄汤包好,这里面大概有深深的乡恋吧。
, http://www.100md.com
    吃茶不是每天能吃的,但可以经常吃的就是镇江的光面,镇江光面称火面。少年时,我家对面就有一家韩姓面店,他凌晨即起,手工制作50斤左右的小刀面,有细面,有阔面。早晨,我们就端着摆好猪油、酱油等佐料的大碗,走进面店,摆在灶台上,镇江光面的下法是锅大、锅盖小,当老板将面放进沸腾的锅里,几经搅拌,锅盖在水中不断地跳动,面起锅时,老板就将面捞进了碗里,那碗面既爽又滑,也鲜,佐料与面溶于一体,相当好吃。老板下面、捞面的舞蹈动作与那碗热气腾腾的光面,就在记忆中永存,不时还跳动一下,让你回味。

    镇江人有句话,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皮包水就是吃茶,水包皮就是洗澡。凄冷的冬夜在澡堂里泡上一二个小时,全身舒暖,其味可意会不可言传。走出澡堂,就会见到—盏灯光,这又是镇江特色小吃之一的回炉干,摊主煮了一锅滚滚烫浓浓的经油炸后再回炉文烧的豆腐干,有点类似上海的油豆腐,但也有不同,油豆腐是立体的,而回炉干则是扁平的,制法也可能两样。回炉干锅里放着一圈黄豆芽,汤显得浓白,少年的我肯定会买一碗吃,摊主捞出几块,用剪刀一剪,再加上豆芽、辣椒、盐、味素、猪油等,吃在嘴里,暖到心里。澡堂出来的余温,一碗回炉干的热能,在回家的路上,哪怕迎着凛冽的朔风,也会寒意全无,这就是少年时的享受。
, 百拇医药
    虽然,镇江的小吃还有很多,有夜里敲着竹梆,在巷子里穿行叫卖的可喜汤团,有白天沿街叫卖的十二圩虾子茶干、五香烂蚕豆,有堂吃和外卖的猪油糯米和煎得全黄的牛肉包子……但我对镇江的蟹黄汤包、水晶肴蹄、大煮干丝、火面、回炉干总是有情、有念。

    离别家乡40年后,我几次有机会回到镇江,寻找儿时的踪迹,但总有些失望,总有些怅惘。

    80年代初,第一次重回镇江,下了火车就迫不及待地到车站旁一个点心铺里买了一笼蟹粉汤包,可是吃到嘴里后,童年时的记忆荡然无存,肉馅是变质的,吃了令人作呕,只好弃之而去。第二天早晨在宾馆里用了早餐,那儿供应的蟹粉汤包,其味尚可,总算找到了一些舌尖上的感觉!

    90年代初,我与一些沪上老友同游镇江,游完金山寺后,我竭力向老友们推荐镇江的火面。大家就到一小面馆就餐,点的是肴肉面,店主端上来后,一看就知道不是现下的,吃进嘴里根本就没有滑、爽、鲜的感觉,而是黏糊糊的,那块肴肉也不见昔日的风味,老友们纷纷说,还不如上海的一碗面条,弄得我大坍其台。有人说,车站、旅游区的小吃一般是质量不能保证的,但恰好车站、旅游区是城市的名片,不知当政者以为如何。只能说,现在的一些个体户在利益驱动下,比其前辈来说,诚信度是差远了。

    据老镇江讲,市区内相当多的餐饮业所供应的小吃,还是保持与发展了镇江小吃的特色风味,特别是老店宴春楼里的水晶肴蹄、镇江蟹粉汤包、白汤锅盖火面其味道还是很道地的。

    韶华难驻,蓦然回首无觅处,但童年仍是难忘的。在梦里,似乎又回到了嘈杂的热闹的茶楼,大啖肴肉、干丝、汤包,在凛冽的寒风中吃一碗滚烫的回炉干,在秋日阳光里吃一碗火面……

    祝福镇江小吃,祝它精益求精,祝它为千千万万镇江人的童年带来一分难以忘却的情思,祝它为光临镇江的旅游者,公务、商务活动者以及返乡的游子增添一道亮色。, http://www.100md.com(公 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