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0年第10期
编号:11897980
支架变奏曲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5日 《人人健康》 2010年第10期
     支架变奏曲

    “如果把一个微小支架装进血管,把狭窄部位撑开,血管就会重新畅通了。”1976年,德国医生安德里亚·格隆茨戈提出的这个近乎“天真”的设想,在美国心脏学会大会上招致一片怀疑声。一年以后,格隆茨戈大胆地把这种支架放进一个病人的冠状动脉,并使血管狭窄处得到扩张,这就是“介入心脏病学”的开端。

    其手术治疗过程是穿刺血管,使导管在血管中前行,到达冠状动脉开口处,用特殊传送系统将支架输送到需要安放的部位,病人在局部麻醉情况下,接受手术,一般在穿刺24小时后就可以下床,一般术后三天即可出院。

    这个当年在自家厨房里研制出来的器械,如今已经演变成一个巨大的医疗产业。

    昂贵的“金属丝网”

    30年来,全球心脏介入手术病例越来越多,其中80%用支架、心脏导管治疗心脏冠状动脉狭窄的方法多年来变化不大,但对支架的改良一刻也没有停止。支架从材料、形态、投递技术上各自分别有许多种。第一代支架称为金属支架,材料用镍钛合金、超薄壁无缝不锈钢圈等。由于人体对金属的排异反映,许多病人在在金属支架周围产生严重的疤痕组织增生,进而使动脉重新狭窄,甚至堵塞。

    于是第二代支架——度膜支架产生。就是在支架表面涂上一层“药膜”,支架植入人体后药物会缓慢释放出来,抑制支架周围产生疤痕组织,保持支架效果。但是支架上的药物最终总会耗尽,到那时医生和患者又重新面临开始的问题。市场也在呼唤新型支架的出现,即第三代支架。

    历史上最贵的金属是什么?心脏医生的答案是:心脏支架!就是一种直径仅为2 ~ 4mm、重量不足万分之一克的金属丝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