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 > 2011年第8期
编号:12122607
南越武帝享百岁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中国保健营养》 2011年第8期
     赵佗(公元前237年~前137年),赢姓,赵氏,名佗。是秦朝著名将领,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人(今中国河北省正定县),南越国第一代王,号称“南越武帝”。毛泽东曾经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他是开发岭南的第一人。赵佗在公元前204年创立了“东西万佘里”的南越国,以后“赵佗归汉”,岭南正式列入中国统一的版图。

    据相关典籍记载,中国历代皇帝(从秦始皇开始算起)一共有408位。享年50岁以下的就占了一半以上,超过80岁的皇帝只有7位。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最长寿的皇帝是清朝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寿89岁。但事实上,汉朝的南越武帝赵佗,享年百余岁,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治国有方功韬略

    赵佗,少年负勇,精通武功韬略。公元前219年,年仅18岁的赵佗被封为50万大军的副帅:23岁时,赵佗被封为首任龙川县令:29岁续任南海郡尉。公元前204年,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王,定都番禺(今广州),时年33岁。公元前196年,41岁的赵佗被汉朝封为南越王,54岁时自称南越武帝,公元前137年,南越王无疾而终,葬于番禺东北,享年101岁,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帝王中第一大寿者,称王称帝67年。
, http://www.100md.com
    赵佗征服南越后,筑防御敌,聚兵自卫,发展生产,提倡汉越通婚,尊重越人风俗,和睦相处,带来了中原文明,从而使蛮荒南越大地焕发出文明生机。赵佗乘秦末乱世,拥兵百万,却不觊觎中原,建立了东抵福建西部,北至南岭,西达广西西部,南濒南海的南越王国。

    他重视传入中原汉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并融合越地社会,使岭南生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创下历史伟业,成为一代伟人。从任嚣、赵佗开始,岭南有了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堡和文字,发展冶铁业,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在政治上,实行郡国并行制,仿效汉朝制度,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并实施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确保政治上的有效控制和实际统治。

    在军事上,设立将军、左将军和校尉制度,又分为步兵、舟步和骑兵,对号称“带甲百万有佘”的军队实行有效指挥和控制。

    在经济上,推广使用铁农具和耕牛,改变以前的“刀耕火种”和“火耕水耨”耕作方法,大量发展水稻、水果和畜牧业、渔业、制陶业、纺织业、造船业,并发展交通运输和商业外贸,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 百拇医药
    在文化上,首先是汉文字的使用,《粤记》说“广东之文始尉佗”,出土文物发现不少汉字。百越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越舞和汉式舞。还有编钟、铜乐器和各式饰画、壁画等。

    在民族政策上,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提倡汉越通婚,尊重越人风俗,促进融合和社会和睦发展。公元前209年,赵佗上书奏二世胡亥,派15000无夫及年轻女人为士卒衣补,这些女子们后来都与将士和越人成了婚,建了家,立了业,不再回北方去。今天评价龙川人杰地灵,山美,水美,人更美,这与将士和越人成婚,不断地繁衍生息,世代相传是分不开的。

    饮食养生强身体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赵佗是北方人,来到岭南,水土不服也是理所当然。如今的广东人以“懂吃善养生”享有盛名,究其根源,与南越王赵佗坚持喝“尚汤”的养生之道有着直接关系。

    公元前218年,赵佗自中原来到南越开疆立国。初到岭南便因为当时岭南瘴气重、水土碱气高、四季不分明的特殊气候难以适应,常常脊背长疮,体困力乏。府中食官,遍访当地名医,深入民间搜集养生秘方。其中一位黄姓食官从搜集来的近千个养生秘方中,摸索出一个效果显著的汤膳调理养生配方。他利用越地丰富独特的食材资源,配制出一系列的养生汤料,并以鼎盛之,柴火炖之,短则数小时,长则经日炖煮,然后取其中汤汁,每日献与赵佗饮食。此汤经过精工细作,看起来貌不惊人,却每滴都是精华,他喝后身体状况果然大异于前,而且精力、体力更胜从前。于是赵佗大悦,不但把黄姓食官提升为王府最高食官,更将养生汤赐名“尚汤”。
, 百拇医药
    自此,南越王便与养生汤结下了毕生之缘。因为气血充足、精神饱满,此后少有疾病困扰,这也是南越王成为名副其实的“长寿翁”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受南越王的影响,上至钟鸣鼎食之家下至寻常百姓从此便养成了炖汤、饮汤的养生习惯。因为有了这一饮食习惯,“乃自尊号为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败数县而去焉”。吕后派遣大将隆虑侯和周灶发军攻打南越,因为对当地气候条件的不适应,汉军不能逾岭,两军事实上在南岭一线相持了一年之久,吕后去世方才罢兵,于是出现了司马迁所谓“隆虑离湿疫,(赵)佗得以益骄”的局面。所谓“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体现出岭南开发曾经受到因“暑湿”导致的“士卒大疫”的影响。所以说,他政权的稳固得益于他总结和推行的饮食强身健体之法。

    武将本色喜狩猎

    南越王懂得长寿之道,他除了注意起居、在日常饮食方面的合理搭配和适时进补之外,还十分注意锻炼身体。他本来就是武将出身,平常喜欢骑马射箭,于是出外游猎成为他十分喜爱的一项健身运动。他每次出行不仅阵容鼎盛,而且出游的路线也很远。新兴是南越王狩猎的一个好去处。据考古发现,二千年前的新兴是树木遮天蔽日、乌兽成群,他曾在此地狩猎过一头白鹿。白鹿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吉祥的动物,是瑞兽,赵佗非常欢喜,建了一座“白鹿台”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 百拇医药
    重视饮水安全国富民安

    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凡是“生气”旺盛的福地,一定会有水质良好的泉水。泰山之下的曲阜有“孔宅故井”,北京有王府井,广州越秀山下有“越王井”。

    南越王初到广州,此虽是水乡,但海潮泛滥,井水普遍不佳。他经过勘察,在越秀山凿井取水,并设置独特的滤水结构保证饮用水的卫生。清代《广州府志》记载,“佗时, (井)深百尺,泉味甘冷,宋番禺令丁伯桂开九窍石覆之,因名‘九眼井’,又名‘玉龙泉’。”“佗饮斯水,肌体润泽,年百佘岁,视听不衰。”并称越王井水“乃玉石之津液”,清冽甘甜、水质很好。

    清初的平南王霸占了越王井,专供王府厨房用,还在井周围筑起围墙,派兵看守。据说平南王令人投珠宝和人参入井中,使泉水更具延年益寿之效。平南王到老年仍童颜矍铄,视听弗衰,到87岁才死,医生称他也是“得甘泉功”。

    除了饮水卫生,南越王还注意城市地下水安全。在越王宫遗址里,发现有一条显赫“皇家霸气”的曲流石渠。这条曲流石渠约180米长,由北向南,再向东,注入一弯月形石池后又继续西流,蜿蜒贯穿整个御花园,总面积13000多平方米。曲渠从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的石构蓄水池中通过“木暗渠”引白云山之水进园。可以想象,当年清澈的泉水掠过底部密排着的黑色卵石,在急弯处砌着的“水潭”和“渠陂”中产生漩涡,一路蜿蜒贯穿整个御花园,在花园西侧再次顺着“木暗渠”一顷粼粼碧波,流进珠江。可以想象,这条以观赏潺潺溪流为主要功用的渠道,对环境的保护起了很大的作用,也是他能长寿的又一原因吧。, http://www.100md.com(明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