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儿童与健康》 > 2006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1042753
育儿知识荟萃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1日 《儿童与健康》2006年第2期
     新校园童谣为儿童教育敲响警钟

    近日出版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第一、二合刊刊出《新校园童谣31则》,这些童谣的戏谑、调侃和表达出的不满情绪立即引起一片哗然,诸如“现在学生真糟糕……又能偷看又能抄……个个像个韦小宝,捉弄老师有技巧”、“我们学校……校长上吊,老师抽风,学生跳楼,没有师生”等篇章尤令一些家长和老师惊骇:公开发表这些童谣目的何在?这些童谣的诞生和流传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新童谣刊出后,《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主编、中国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和他主办的杂志都受到一些质疑,他因此特别强调,我们的目的不是向大家推荐这些新童谣,而是让大家了解现在儿童的心态。

    孩子们为何自创并如此喜爱这些在成年人看来不太合常理的“童谣”呢?孙云晓认为:目前适合孩子们的诗歌、童谣太少,有一些很老的童谣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社会,没有时代气息,并且很多成年人不了解儿童世界,他们所创作的诗歌不能很好地满足孩子们的要求,而且也不能真正表现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孩子的真实生活,所以孩子们就自己创作了自己的童谣。

    另外,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孩子们的生活太单调,而且学习压力太大,孩子们不像成人,没有太多的宣泄、消遣方式,所以只能用自己的童谣来排解自己的紧张不满情绪。

    孙云晓说,尽管新童谣不会给学生带来实质性危害,但它是学生压力大的一个表象,它给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专家、教育工作者、乃至儿歌创作者敲响了一个警钟。我们的教育部门应该真真正正地切实为学生的减负做好工作,而儿童诗作者也应创作出更受儿童欢迎的校园童谣。因为儿童的天性就决定了他们需要更多的休息、娱乐以及轻松充满快乐的生活。孙云晓认为,童谣的特点就应集娱乐、审美、教育、认知、自我保护于一身。所以这也给儿歌创作者们提出了一个议题,即如何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真正描述儿童天性、表达儿童心声并为儿童所喜爱传唱的真正新校园童谣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1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