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儿童与健康》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478641
自己想办法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7日 《儿童与健康》 2007年第5期
     最近,班级里出现了许多不好的习惯:书架上的书一本又一本被撕得支离破碎,面儿、底儿都不见了,还有许多单页找不到是哪本书里的了;玩具柜里的建构玩具经常散落得像“仙女散花”一般,而且,还杂七杂八地混在了一起;有的玩具索性被孩子们玩完后丢弃在地上;用的蜡笔和水彩笔经常是少了这支,丢了那支,放彩笔的柜子里层出不穷地塞满了彩笔盒,地上的笔帽、图画纸也没有引起孩子们的注意。我最初的办法是对幼儿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说教,但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改变了自己的教育行为对幼儿进行引导。

    我不添图书、不补图书,散落的玩具也仍旧让它乱在那儿,蜡笔和图画纸也是这样,准备在区域活动时开始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

    区域活动像往常一样开始了。没一会儿,孩子一个一个跑过来反映情况了:“老师,书都破了,怎么看啊?”“老师,我想玩那种玩具,可怎么也找不到,怎么办?”“老师我的水彩笔都干了……”“老师,我的蜡笔少了好多,怎么画呀?”我听后,“哦”了一声,仍没做什么。

    区域活动后,我和孩子们聊了起来:“今天有许多小朋友找不到玩具宝宝了,你们知道这些玩具宝宝到哪里去了?”班里一下安静下来,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在想我提出的这个问题,也都想知道玩具宝宝到哪里去了,孩子们的回答是:“不知道。”抓住这个机会我说:“玩具宝宝不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了,他们躲起来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孩子们像是找到了答案,纷纷说:“是小朋友把书撕坏了,玩具没有收回去……”在孩子们的讨论中,我听到许多孩子在窃窃私语:我们要好好看书,不撕书了;玩具不能乱扔;彩笔用完要盖上盖子……

    孩子们在讨论中开始了反思,于是我就针对他们的反思,开了个讨论会。在会上,每个孩子都反思了自己过去的“不良行为”,也说出以后的“努力方向”。为此,在我们的自主性体验活动中,还让孩子们针对以上情况进行了练习,效果十分好。, 百拇医药(魏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