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儿童与健康》 > 2008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1626835
在线交流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儿童与健康》2008年第5期
     1 教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好胜与攀比

    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好胜心和攀比行为呢?在看到孩子有这类的表现时我们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福建省建宁市XX幼儿园 王晓娜

    答: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见到有些孩子在与同伴玩游戏时,输了以后会哭、会闹、会发脾气,也许他们并不十分清楚“输赢”的真正含义,以及对他们有哪些好处。但是他们内心会有一种好胜的心理好胜心在幼儿身上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而孩子的攀比行为,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孩子的好胜心,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对于孩子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对于幼儿的成长过程而言,是塑造良好意志品质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因素,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给予孩子尊重,其次便是进行适当地引导。而引导也是我们教师在对待孩子此类行为的主要应对措施。

    我们教师在引导孩子的时候,我们允许让他在某个方面与别人“攀比”、“竞争”,而此时我们教师要注意“攀比”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不要简单地告诉孩子谁好谁不好,要将“攀比”的重点放在孩子行为的过程中去,而不是简单地比较好坏和多少。教师要让孩子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比较,激励他像别人一样把事情做好,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比别人做得还要好,明白自己可以通过怎样的努力把事做得更好,这样才会有利于孩子自我能力的培养,调动他的上进心,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个人能力。教师在对待孩子的“好胜心”和“攀比”行为时,要注意用自己的语言让孩子知道,自己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和别人一样出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