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13550184
CT与MRI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日 《健康大视野》 201911
核磁共振,诊断意义
     【摘 要】目的:探讨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病理确诊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学确诊,在为患者实施病理学确诊前,实施CT与核磁共振检查,对比这两种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6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过CT诊断,确诊45例,诊断率72.58%,MRI诊断,确诊58例,诊断率93.55%,MRI的诊断率CT,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两种诊断方法进行比较,核磁共振的诊出率更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CT;核磁共振;腔隙性脑梗死;诊断意义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1--02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動脉血管壁发生病变,引发管腔闭塞后形成小的梗死灶的一种脑梗死类型,其发生率占所有脑梗死的20-30%[1],且仍然处于上升态势。由于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较小,仅稍稍大于血管管径且多发于穿支动脉,故此对整个脑组织血供带来的影响较低,一般情况下危害性较小。然而,如果腔隙性脑梗死未得到积极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