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 2019年第14期
编号:13367286
基于任务教学法的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5日 《健康大视野》 2019年第14期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稳步发展,我国教育部对医学类高校与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愈加重视。病原微生物学作为医学类专业学习的基础学科,长期以来教师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略实验实践教学,致使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存在问题诸多。本文以任务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式,对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出具体措施。

    【关键词】 任务教学法;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R8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9)14-248-02

    引言

    任务教学法是指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执行过程中,以体验、参与、互动、合作、交流等为学习方式,将学习者自身认知能力充分发挥于工作与学习中,并调动学习者已有知识资源,在学习、工作实践过程中认识与感知。简而言之,任务学习法就是在“用”学、在“作”中学,是新时代先进教学方式的重要部分。任务教学法将具体学习任务作为学习动机或动力,任务成果的质量体现教学质量,完成任务过程为学习过程,最显著特点是改变学生获取知识途径与师生教学转换。一方面,任务教学法优势在于可使教学内容贯穿于任务,可使教与学目的性更加明确。另一方面,任务教学法可使学生完成最终任务同时,开发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有效途径。

    1 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存在问题

    1.1 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课时较少、关联性较低

    病原微生物学是我国医学类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医学类课程的基础学科,对药学与医学等相关专业后续教学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我国较多中医类高校或专业中,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课时仅为6课时,相对其他专业课课时较少。由于上述原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仅可引导学生进行验证性实验或基础性试验,其实验内容、内涵丰富度不足,表现于关联性较低实验与实验间且相互独立。

    1.2 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创新度不足

    我国部分医学类院校在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多采用教学演示并讲解实验内容的教学模式,学生根据教师具体实验过程,进行单一性模仿与重复。由于长期以来部分学生机械的学习方式,导致教师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进展缓慢,无法使学生在亲身试验中激发其科研意识与自我思考能力,进而大幅降低学生学习效率。学生普遍在实验教学6个课时结束后仍对学习能容持有疑问,致使后期难度较大的相关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难以提升。

    2 基于任务教学法的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2.1 教师在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应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将任务教学方法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坚持将实验目标或任务为学习动力,将学生视为教学工作的主体。进而,使学生学习兴趣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得以激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实验任务,首先,过于单一的知识点将大幅降低实验的实效性,任务必须覆盖多个知识点。其次,实验任务应具有逻辑性与层次性,任务过程由简单到较难。最后,实验应具备可操性。与此同时,教师必须理性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专业特征,兼顾学生实验能力与理论水平,继而设计实验任务。例如,医学临床专业相对重视人体疾病与病原微生物关系,教师可开展“基于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因素的实验室诊断”活动。药学专业对药物与微生物之間关系较为重视,教师可组织开展“药物中微生物检测实验”或“药物与体内抗体菌实验”。

    2.2 教学可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分组式实验,每六名学生为一组,充分运用病原微生物知识,通过查阅文资料研讨一套创新性较高的实验,并在实验开展前拟定一份科学、合理、可行性较高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设计目的具体包括大致三个板块,即实验目的、所学器材与材料(如显微镜、滴管、菌种等)、实验具体步骤或方法、预期实验结果、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并总结实验结论并附加参考文献名称与出处。进而,教师对实验方案设计内容进行审核,并将整理完成的实验方案设计以多媒体形式展现在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课堂中。

    2.3 学生可根据上文中实验方案设计向教师或学校相关部门申请领取实验器材与标本,并进行具体实验。一方面,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关键在于,首先,整体实验过程中每一步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将实验目的灌输于学生且不参与实验过股骨颈骨折在临床骨科中属常见疾病,多发于老年人,这是由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较大,骨密度降低,骨头脆性增高,一旦受到外力撞击后,容易发生骨折,且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2]。本研究针对本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68例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68例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80-94岁,平均年龄(85.7±3.37)岁,受伤至入院时间0.5-25d,平均时间(5.28±6.60)d;研究组34例,男17例,女17例,年龄81-96岁,平均年龄(86.20±3.49)岁,受伤至入院时间0.5-23d,平均时间(5.35±5.91)d。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X线检查,如患者存在有其他疾病,待病情稳定后第3天进行手术,静脉点滴抗生素药物。对照组采用常规髋关节置换术,取侧卧位,实施硬膜外麻醉,切口取患者后侧方向,切口长度12-15cm左右,将臀大肌分离后切开外旋肌群组织,充分暴露术野后,将关节囊切开,暴露患者股骨头与髋臼部位,对股骨颈外侧进行清除,取出股骨头。之后,使用开髓器对股骨开髓,放置合适的假体模型,复位髋关节,对关节活动性和稳定性进行观察,确保合适以后放置髋关节假体,缝合切口。研究组实施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取侧卧位,行硬膜外麻醉,选取大粗隆尖为切口中心点后进行小切口,切口长度8-9cm左右,将阔筋膜和皮下组织分离后切开臀大肌,切开关节囊,暴露股骨头和髋臼部位后将股骨头取出,使用开髓器对股骨开髓,放置大小适宜的假体模型,髋关节复位,观察关节活动性和稳定性,确保合适后放置髋关节假体,缝合切口。, http://www.100md.com(吕晗)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