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泌尿外科 > 膀胱 > 压力性尿失禁
编号:13530678
针灸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脑卒中尿失禁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15日 《健康大视野》 201920
     【摘 要】目的:探讨针灸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对脑卒中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3例脑卒中尿失禁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精细化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精细化盆底肌训练治疗共计6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排尿日记、膀胱容量测定、生存质量评分、国际下尿路综合征症状评分(LUTS)。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72h总排尿次数、总漏尿次数、ICI-Q-SF评分均明显少于治疗前(P<0.05,P<0.01),最大排尿量均显著多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精细化组72h总排尿次数及总漏尿次数较常规组明显少(P<0.05),ICI-Q-SF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而最大排尿量明显多于常规组(P<0.01)。结论:针灸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脑卒中尿失禁疗效肯定,给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更加细致、切实可行的方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针灸;盆底肌锻炼;脑卒中;尿失禁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2

    脑卒中后尿失禁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可导致尿路感染、皮肤损伤或发炎、褥疮,更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除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外,还要积极的控制和消除感染,保持或改善尿路功能[1]。笔者根据八髎穴解剖的神经支配特点,针灸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研究涉及的53例患者均来自于我科病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23例)和精细化组(30例)两组。对照组男15例,女8例;年龄49-85岁,平均年龄(64.14±9.8)岁;病程14d-6个月,平均(58.6±32.4)d;尿失禁程度1级8例,2级10例,3级5例。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50~86岁,平均年龄(59.9±94)岁;病程15d-6个月,平均(57.9±30.6)d,尿失禁程度:l级,10例,2级10例,3级1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排尿障碍等临床特征进行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O.05。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组 采用常规针灸治疗,选穴:八髎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必要时配合膀胱俞、肾俞、双侧关元、足三里、三阴交、中极。上述治疗疗程共计6周[2]。

    1.3.2 精细化盆底肌训练治疗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盆底肌训练。采用Mcube公司(韩国)生产的BioCon.2000WTM型磁刺激仪(生产批号:BioCon.2000W-04k.0095)治疗。磁场发生器安装于治疗椅底部中央,由外部电源控制。治疗中患者着衣就座于治疗椅上,保持会阴部位于磁场发生器的中央,以感觉到盆底肌肉受到最强刺激。磁刺激强度由弱至强并达到患者能够忍耐的限度。每次治疗过程为30 min左右,每周2次,共計6周,12次。治疗脉冲磁场频率首先调节为10 Hz,间歇持续10 min后休息3 min,继而调节频率为50 Hz,反复刺激20 min,治疗中设有间隔(开3 8,关6 s),以防止肌肉疲劳[3]。

    1.3 观察指标 按照排尿日记记录治疗前后72h内的总排尿次数、总漏尿次数、最大排尿量等,由患者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分析应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13.0开展统计分析的,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P小于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排尿日记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72h总排尿次数均少于治疗前(P<0.05),总漏尿次数均明显少于治疗前(P<0.01),最大排尿量均显著多于治疗前(P<0.05);此外,治疗后精细组72h总排尿次数及总漏尿次数较常规组明显少(P<0.05),而最大排尿量明显多于常规组(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ICI-Q-SF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CI-Q-SF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P<0.01),且治疗后精细化组ICI-Q-SF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见表2。

    3 讨论

    盆底肌训练作为经典且核心的治疗策略,多年来得到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和研究人员青睐,但因缺乏对盆底肌收缩模式的精准把握及对盆底肌力量的参照标准,使得临床治疗效果停留于“显效”水平,无实质突破。精细化盆底肌训练治疗相对于常规治疗老年女性真性尿失禁的前述方法优点就在于可更加精准、全面的动员耻骨-尾骨肌群的运动单位,操作简单、无创、易推广、无任何副作用,病人更加明确运动处方内容[4]。

    在本研究中采取针刺八髎穴和腰部夹脊穴,上髎是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次髎是膀胱经和肝经的交会穴,中髎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下髎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八髎穴拥有补肾强腰、改善二便功能障碍的功能。八髎穴和骶神经孔相对应,针刺可以对骶神经根进行刺激,促进括约肌的收缩,同时可以增强骶尾部气血顺畅运行。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针灸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脑卒中尿失禁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和新方法,值得各临床医院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进一步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常小丽,王晓凤,洪学兰.针灸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0):93+105.

    陈卓伟,王敦建,袁瑷芹.针刺夹脊穴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7(3):152-153.

    张爱军,朱晓东,陈哲萌.隔药饼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临床疗效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02):203-205.

    刘敏娟,邱良玉,许明军.温针灸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中风后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7(7):96-97., 百拇医药(张之毓)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泌尿外科 > 膀胱 > 压力性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