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028285
补阳还五汤加减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胱抑素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627KB,2页)。

     【摘要】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中,对胱抑素(CysC)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5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给予低盐、低脂、优质蛋白、糖尿病饮食,均进行糖尿病教育,定期随访监督指导,均使用胰岛素降糖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12周临床观察,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CysC及UAER的变化。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经过12周的治疗后,两组Scr、HbA1c、CysC和UAER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1);而治疗组的UAER、TC、HDL-C、LDL-C、hsCRP及CysC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早期DN,能有效改善hsCRP,CysC及减少UAER,可能对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有益。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胱抑素;早期糖尿病肾病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102-0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标志,早期有效治疗可以延缓甚至逆转糖尿病肾病。胱抑素(CysC)被公认为肾功能早期损伤的标志物之一。本研究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早期DN,观察其对CysC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2007年01月至2008年03月本院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77例,入选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近期血糖控制不佳(HbA1c>7.0%),且初次诊断为DNⅢ期(按照Mogensen等的DN分期方法判定,即连续2天测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取其平均值在30~300mg/24h)。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排除对象:①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②合并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③血钾升高或血肌酐异常患者;④中医辨证为其它证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全部患者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男19例,女19例);对照组37例(男19例;女18例)。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低盐、低脂、优质蛋白、糖尿病饮食,均进行糖尿病教育,每周随访监测指尖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监督指导饮食、运动等情况,血糖的药物控制均使用诺和灵30R胰岛素(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20g,当归、赤芍、川芎、茯苓、桃仁各10g,淮山药20g,红花8g,葛根20g),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服。全部病例观察12周。观察结束时,除了对照组有一例患者因移居外地无法复诊外,其他患者均完成整个观察。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h尿白蛋白排泄率(24hUAER)、血肌酐(Scr)及胱抑素(CysC)等指标变化。检验方法:Scr等生化指标为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bA1c使用离子交换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法;UAER采用免疫比浊法(采用贝克曼公司的仪器及试剂);CysC采用胶体金免疫比浊法(试剂盒购于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和体重指数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 )

    治疗组对照组

    (n=38)*(n=37)

    性别(男/女)19/19*19/18

    年龄(岁)57.46±6.84*56.98±6.91

    糖尿病病程(年)7.19±2.15*7.08±2.37

    BMI(kg/m2)24.08±0.96*24.15±0.84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病例治疗前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HbA1c、Scr、CysC及24hUAER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 ( )

    治疗组(n=38) 对照组 (n=37)

    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HbA1c(%)8.03±1.366.46±0.55* 7.99±1.27 6.44±0.66

    UAER(mg/24h) 223.45±51.66141.73±43.72*▲216.78±47.75181.23±57.16*

    Scr(µmol/L) 104.42±11.05 93.09±14.17103.9015.47 94.66±14.19

    CysC(mg/L)1.46±0.381.24±0.37*△ 1.48±0.43 1.40±0.36*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DN)基本的病变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区大量基膜样物质增生。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的缺乏导致糖代谢障碍,由此引起的肾脏血流动力学障碍, 加上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趋炎症反应物质的产生, 最终导致肾脏改变是DN发生的基本机制[1,2]。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消渴、水肿、劳淋等范畴,消渴的病因病机常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迁延日久,阴损及阳,特别到了糖尿病肾病的时期多已气阴两伤,阴阳俱虚,气虚推动血运无力,致使血行迟缓,通而不畅,以致血流郁滞于经脉之内而为“瘀”,这与“久病必瘀”,“久病入络”之病机相一致,故糖尿病肾病患者多为气虚血瘀之证,气虚运化乏力,故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 其中以气阴虚损、瘀血阻络最突出,常常贯穿本病始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2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