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25250
骨质疏松症476例临床研发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329KB,2页)。

     【摘要】目的主要是对绝经后的女性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进行准确的分析及诊断。方法主要采用X线有选择性的对疑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进行多次摄片及跟踪检查。结果对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确诊后,我们进行了一些预防性的提示及宣传,均得到了广大患者的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及认可。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成骨或破

    中国图分类号:R681.4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8-172-02

    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的老年女性和老年男性当中可以讲能算得上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无法有效控制和被免的疾病,但老年男性的发病率则远远要低于绝经后的女性。有的学者统计在绝经后的老年女性的发生率可高达70%。而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时间的推移,其发生率可能也会增高。多年来,我们对已确诊的49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了临床的分析与研究,现将结果报送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女性391例,男性105例,各占本组病例的80%、20%。其中:36岁—46岁59例,47岁—56岁131例,57岁—66岁157例,67岁以上149例,各占本组病例的12%、30%、30%、28%。病史最长34年,最短3年,平均13.5年。城镇人口387例,农村人口109例,各占本组病例的80%、20%。发生脊椎者153例,发生四肢者126例,发生关节者147例,发生其他部位者80例,各占本组病例的40%、24%、20%、30%、4%。

    2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患部酸疼是本病的最常见的症状,尤以腰背部更为常见及突出,并常呈进行性加重,严重者常可出现椎体等患部的骨折改变,有的患者则可能出现行动不便及生活自理受到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会不断加重。

    3病理改变

    该症的病理改变最重要的是以骨松质的萎缩改变为其主要特征。骨质疏松是骨骼在成骨和破骨的矛盾运动中,造成了成骨成份的减少或破骨成份的增加。一般在45岁—60岁绝经后的女性,雌性激素分泌会逐渐减少后则可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机能紊乱,从而会影响到骨骼的代谢,使新骨形成减少和骨质吸收慢慢增多,经过较长时间后,会出现骨骼中的骨小梁减少,形成纤细、光滑、骨皮质变薄,从而最后导致了骨质疏松。男性的骨质疏松则易由雄性激素减少有关,其病理改变过程如上述大致相同。

    4X线征象

    4.1特征性改变为患骨质密度普遍性减低,骨结构异常,多呈骨皮质变薄或分层状。

    4.2骨质疏松的骨小梁减少,变细,但其分界多清楚。

    4.3如发生在脊椎椎体骨折则可出现其独特的“双凹”改变,形似有如“鱼椎骨状”。有的也可出现“栅”状的骨小梁排列改变。

    4.4如果髓核常陷入,则可形成“许氏”结节,多以胸椎易见。

    4.5骨质疏松发生的任何部位,均有可能继发骨折改变。

    5讨论

    5.1过去有的学者认为,骨质疏松都是成骨减少所致,但是废用性骨质疏松的成骨确是正常的,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2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