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019057
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陈晓娅
第1页

    参见附件(1606KB,2页)。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严重危及母婴生命。产科护士在护理中的细心观察,特别是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病例,及早发现胎盘早剥征象,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对母婴预后影响极大。

    1 临床资料

    1.1 发生率:本院2003年6月至2009年8月分娩总数19 137例,发生胎盘早剥56例,发生率0.29%。

    1.2 年龄及胎次:最小20岁,最大40岁,以2l~30岁为最多,占87.5%。初产妇47例,占83.93%;经产妇9例,占16.07%。

    1.3 孕周:孕8~27周4例,占7.14%;28~36周18例,占32.14%;37~4l周32例,占57.14%;≥42周2例,占3.58%。

    1.4 症状及体征:主要为贫血貌、阴道流血、胎心消失(表1)。

    1.5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0g儿者2例,占3.57%,50~70g/L者5例,占8.93%,80~90g/L者20例,占35.71%。纤维蛋白原<28者2例,占3.57%。血小板<100X109/L者2例,占3.57%。

    1.6 出血量:平均失血量361.25ml,其中≥400ml者19例,占33.93%,其中失血≥1000ml者7例,占12.5%。失血性休克4例,占7.14%。输血11例,占19.64%,最少量200ml,最多900ml,平均输血量543ml。

    1.7 胎盘剥离面积:全部剥离2例,占3.57%;剥离1/2者5例,占8.93%;剥离2/3者4例,占7.14%;剥离1/3者12例,占21.43%;剥离1/10千1/4范围共33例,占58.93%。

    1.8 诊断符合率:本资料与产后及术后诊断相符者39例,符合率69.64%。其中入院后在3~6小时确诊37例(66.07%),24小时确诊1例,第7天确诊1例。产后确诊17例,误诊率为30.36%。

    1.9 分娩方式:剖宫产35例,占62.5%;顺产19例,占33.93%;胎头吸引术助产1例,臀助产1例。

    1.10 合并症及病死率:本组无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15例。其中死胎8例,死产4例,新生儿死亡4例,围产儿病死率26786 ,较国内报道为低。子宫卒中5例,全部为初产妇,合并妊高征4例,胎儿死亡4例。胎盘完全剥离l例,剥离1/2者3例,剥离1/3者1例。宫内积血及血块最少150ml,最多达800ml。总失血最少450ml,最多1200ml,平均790ml。合并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及血小板<100×109/L者2例。

    2讨论

    胎盘早剥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的特点,若诊断处理不及时,则危及母儿生命。因此,及时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典型症状者不难做出诊断,B超也可对部分胎盘早剥患者做出诊断,但对于临床表现有典型者,若B超也未发现早剥或不能肯定时,不可盲目除外胎盘早剥的可能性,必须多从病史、体征考虑,进行综合分析,避免误诊。对于以下腹坠痛伴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的胎盘早剥,易与先兆早产相混淆

    2.1 病因:胎盘早剥的真正机理尚未阐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妊高征及慢性高血压为本病主要诱因,国内报道并发率45.1%~69%,本资料为29.09%。Pritchard认为妊娠期底蜕膜层的螺旋小动脉发生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以致破裂出血,血液流到底蜕膜层形成血肿,导致胎盘与子宫壁剥离[1]。②外伤亦为发病诱因,如外倒转术、性交、重体力劳动等。本组9例,占16.07%。③羊膜腔穿刺:胎盘早剥多发生在妊娠20一24周以后。近年来,由于开展宫内诊断或中孕引产而广泛应用羊膜腔穿刺术。此术引起的胎盘早剥不乏报道。本资料1例P2G6,18孕周行羊膜腔穿刺术引产。穿刺3次成功,第3天出现持续性进行性阴道流血12小时,无腹痛、宫口不开张。行剖宫取胎术。术中见胎盘附于前壁,早剥面积达2/3。

    2.2 处理:我们认为除了积极防治休克及凝血功能障碍外,尽早结束分娩应放在同等重要地位。其分娩方式的选择,我们认为凡经产妇,症状轻,宫口松弛或已开大,经人工破膜,静滴催产素,产程进展正常者可从阴道分娩。目前初产妇居多数,总产程有别于经产妇,等待时间长,势必增加出血量。因此,初产妇胎盘早剥时,出血多,症状体征典型、短期内未能结束分娩者,宜迅速行剖宫产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0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