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11期
编号:12016451
辨证治疗中枢性发热38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B版》 2010年第11期
     中枢性发热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失调而产生的发热,在发热各种病因中较为少见[1],往往发热时间较长,治疗较棘手。一般的西医疗法除原发病治疗外,给以物理降温,激素及退热药物,往往有些患者疗效不理想,停药则病情反复,笔者近十几年来,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38例各种原因所致中枢性发热,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8例均为1998—2009年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4岁,发热最短12天,最长47天(为外院转入者),其中颅脑损伤12例,颈髓损伤13例,脑血管意外13例。

    1.2 诊断标准38例均经临床多项检查,严格排除全身或局部性炎症所致的发热,符合中枢性发热诊断标准。

    1.3 分型及治法 根据发热特点、病程长短及症状,四诊合参,辩证与辨病相结合,38例分为四种类型进行治疗。1)、淤血发热型共7例,症见:发热面赤、肌肤甲错,可见肢体淤血肿胀,舌质黯,苔白,脉涩有力,治以活血、祛瘀、凉血,方药组成:桃仁、红花、生地、当归、川穹、赤药、丹皮、柴胡、便秘者加大黄;2)、阴虚内热型共9例,发热较长,午后热甚,形瘦唇红,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则:清热养阴,方药组成:生地、知母、青蒿、地骨皮、丹皮、益母草;3)、气阴两虚型:发热病程长,服用发汗退热药时间长者,症见发热,口干舌燥、神疲、便干、心胸烦闷,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清热养阴,益气和胃,方药组成:竹叶、石膏、麦冬、半夏、太子参、甘草、芒硝;4)、气虚低热型:发热时间长、热不甚重、神疲懒言、面色晄白、形体消瘦,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则:益气升阳,甘温除热,方用:党参、白术、当归、升麻、陈皮、柴胡、甘草,气虚甚者加黄芪,以上药均每剂煎2次,早晚分服。
, 百拇医药
    1.4 疗效标准结果

    1.4.1 疗效标准显效:服药后3-7天体温降至正常;有效:服药后7-14天体温降至正常;无效:服药后两周体温仍波动不正常

    1.4.2 结果38例中显效17例,有效19例,无效2例。

    2 讨论

    中枢性发热是由于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引起,一般认为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的前部和视前区有两种温度敏感神经元即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它感受其周围血液温度的变化和皮肤、内脏信息,具有体温信息整合功能,通过产热、散热实现体温调节。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等导致体温敏感神经元病变及信息传递功能障碍,使躯体的血管扩张和汗腺分泌等散热机制障碍,从而导致中枢性发热。中枢性发热属中医内伤发热范畴,内伤发热是由脏腑气血失调或气血虚损而引起[3]治疗应以调理脏腑气血为主:淤血发热型为瘀血停滞体内,气血郁遏不通,瘀滞而发热,故热在血分,治当活血祛瘀,瘀去血自通,瘀热则去;阴虚发热型为久病耗阴、阴虚火动,治疗当滋阴降火,阴液足则火自降,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发热日久,耗气伤阴,尤其是久用发汗药物,气阴两伤;治当益气养阴,遏制虚火妄动;气虚发热为素体不足,久病耗气《脾胃论》中指出“脾胃虚衰,元气不足”可导致发热,因此可用“甘温除大热”的治疗方法,补中益气,甘温除热。总之中枢性发热病程长,病因错杂,临床应分清虚实,辨证用药,当效如桴鼓。

    参考文献

    [1]吴卫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0年11月第20卷第11期

    [2]中医内科学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1版内伤发热, 百拇医药(李妙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