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013398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观察与预防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日 张广明
第1页

    参见附件(2641KB,2页)。

     【摘要】目的 观察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症状,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方法。方法 将我院2007年7月-2010年7月120例拟行阑尾切除的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依常规方式消毒铺单后进行手术操作,术毕以生理盐水冲洗切口。B组术前应用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联合甲硝唑治疗,用生理盐水纱布拭净腹腔中脓液,缝合腹膜后用0.25%甲硝唑注射液反复冲洗切口,再缝合腹壁肌层,然后在切口脂肪层注射0.4g丁胺卡那霉素。观察2组病人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病人中切口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对切口的保护和处理是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化脓性阑尾炎 切口感染 观察 预防

    中图分类号:R65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124-02

    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是普通外科常见的手术切口感染,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更高,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在基层医院占外科住院病人的20%-25%,因此,如何降低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提高治愈率,是外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需要特别探讨的问题。[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阑尾均出现明显充血肿胀,表面覆有脓苔或阑尾周围腹腔内脓性渗液;有局限或广泛腹膜炎形成,均表现为腹痛伴恶心、呕吐、低热为主诉,均有转移性右下腹痛或右下腹痛病史,术后病检均证实为化脓性阑尾炎。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11-69岁。65例为肥胖者,皮下脂肪3-6cm,手术切口均为常规麦氏切口,切口长4-6cm。

    1.2 分组

    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A、B组两组,A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5-69岁,其中化脓性46例,坏疽及穿孔性14例。B组60例,男35,女25例;年龄11-65岁,其中化脓性47例,坏疽及穿孔性13例。资料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

    1.3 方法

    A组病人依传统方式消毒铺单后进行手术操作,术毕以生理盐水冲洗切口,一期缝合切口。

    B组术前应用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联合甲硝唑治疗。在提切腹膜前,先以无菌纱布保护切口,切开腹膜时即用吸引器吸净脓液,保证无脓液污染切口,切开腹膜后腹膜完全外翻,并与无菌纱布固定隔离保护切口,使阑尾切除操作全在腹膜腔内进行,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切口污染。关闭腹膜后所有手术人员更换手术器械、更换无菌手套。先以生理盐水冲洗切口,用生理盐水纱布拭净腹腔中脓液,缝合腹膜后用0.25%甲硝唑注射液反复冲洗切口,再缝合腹壁肌层,然后在切口脂肪层注射0.4g丁胺卡那霉素。再以干纱布拭净,切口皮下组织内放置橡皮引流条、严格止血后,常规缝合切口,术后切口行TDP理疗、术后及时换药。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感染情况比较

    3 讨论

    化脓性阑尾炎是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病理分型的一种,尾肿胀显著,浆膜面高度充血并有较多脓性渗出物,临床常见,患者一般需要行手术治疗。同其他外科手术一样,切口感染是化脓性阑尾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相关文献资料指出,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可达7.0%-9.0%。[2]感染的原因有很多,手术时污染切口,存留血肿和异物,引流不畅等都是造成感染的重要原因。本实验通过研究发现,给予切口科学的保护和处理的B组术后感染率显著降低,因此确定切口污染为最主要的感染因素。

    近年来国内临床医学界证实,手术前给予抗生素治疗,可显著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因为术前应用抗生素可维持机体及切口的有效药物浓度,增加抗感染能力,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合理的、可靠的。资料表明无预防抗生素应用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感染率约为5%-10%或更高,给予抗生素后,这一比例可降至5%以下[3]。因此本文在手术前给予患者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联合甲硝唑治疗。

    术中切开腹膜吸尽脓汁,可预防腹腔内脓液外渗污染切口。手术中对于局限性的脓液可以通过吸引或者以抗生素纱布吸干脓液即可,对于大量的积脓要吸尽脓液后用大量的盐水及抗生素冲洗腹腔。对于冲洗的患者一般要同时置2根引流管分别于右结肠旁沟和盆腔内,从切口旁边戳创口置腹腔引流管,以免增加切口和腹腔感染的机会。冲洗腹腔后将器械、手套更换,可避免切口再次污染,在手术切除阑尾后没有更换无菌器械,用已经污染的器械继续进行后面的手术操做是增加术后切口感染几率的因素之一。消灭腹膜外的细菌是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处理完病灶后,先以生理盐水冲洗切口,用生理盐水纱布拭净腹腔中脓液,缝合腹膜后用0.25%甲硝唑注射液反复冲洗切口,再缝合腹壁肌层,可使腹腔内的细菌减少到最低程度,并对残存细菌有进一步杀灭作用。阑尾炎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甲硝唑几乎对所有的有临床重要性的专性厌氧菌有效。[4]用甲哨唑冲洗切口,可清除大部分厌氧菌,同时,药敏试验结果证实,丁胺卡那霉素对各型G-杆菌均有很高的敏感性,腹壁切口内注射该药,可有效抑制细菌的孳生,从而降低切口感染率。本实验中,给予合理的切口处理的B组感染率较A组显著下降,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综上所述,对于切口的处理时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做好切口保护,正确处理渗出液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虎,郑凡东,张迎利等.防治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体会[J].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5, 5(2):123-124.

    [2] 高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4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