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013349
提高离休患者疾病治愈率的护理对策(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日 徐彦梅
第1页

    参见附件(2762KB,2页)。

     【摘要】目的 提高离休患者的疾病治愈率,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改善离休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我院干诊科1000余例离休患者的心理需要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离休患者的治疗配合率,幸福满足感,疾病治愈率都获得提高。结论 认真分析离休患者的心理需要,加强护患双向沟通,实施因人而异的护理服务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离休人员心理状态的关键。

    【关键词】离休患者 心理需要 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177-02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到来, 关注和研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离休干部群体,曾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和企业的建设、发展做出过积极的贡献。Havighurst[ 1] 指出, 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一项中心任务是从工作岗位退休后的生活转型, 生活转型比较成功的老年人自我价值感较高, 行为调适能力较强。了解和把握他们在离休以后的心理需要,并针对他们心理需要的特点进行恰当的、适时的心理调适,对提高我们的护理工作质量,改善离休干部的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针对定编在我院干诊科的1000余名离休患者我们进行了心理需要调查,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9年5 月—2010年6月在我院干诊科住院的离休患者,发出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6 份,有效回收率为94.6 %。其中男789 人,最大年龄93岁,最小年龄62岁,平均年龄72.3岁。女157人,最大年龄92岁,最小年龄60岁,平均年龄73.6岁。

    1.2 方法

    课题组成员经过统一培训后,分别到3个科室,随机抽样,采用自填式问卷对离休患者的一般状况、精神需要、物质需要和健康安全的需要、文体娱乐的需要、参加政治学习的需要进行调查。采用《中国心身健康测定工具》量表,主要内容为13 个因子,共134 个问题,超过常模均值为心身障碍,分值超出越多,说明心身障碍越严重[2 ] 。生活满意度调查采用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介绍的生活满意度指数调查与评定方法。生活满意度正常值为12. 4 分±4. 4 分,生活满意度均值越高,说明生活满意度越高[3] 。所有资料统计采用SAS 8. 12 完成。

    对于有不同心理需要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对策,经过半年再次对他们进行上述问卷调查。

    2 结果

    我们将调查离休患者的心理需要的一些有关内容进行了归类,如下表所示: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离休患者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他们在精神需要、物质需要、健康安全需要等方面与老干部的三个年龄阶段(初期:60-65岁,中期:65-70岁,晚期:70岁以上)的第一需要相吻合。

    表1 946 名离休患者身心健康状况

    表2 离退休干部年龄与生活满意度及社会支持程度之间的关系(x±s) 分

    3 讨论

    3.1 尊重与爱的需要

    心理需求系指个人的一种心理要求, 如能满足则能解除或降低其焦虑与烦恼, 能增加其舒适及幸福感[4]。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要层次论, 从低级到高级分为5 个层次: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心理需求在身心成长的过程中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老年期的需求更显示出其独特性。阴国恩等[5] 研究发现, 老年人物质需求水平较低, 而尊重和健康需求水平最高。

    首先,离休患者在职期间多数是单位领导或为单位发展建设贡献很大的人,是单位的主体,离休后由单位回到家中,由职业型转为休闲型,由主体型转为次体型,他们对此巨变难以适应,感到自己被社会,他人遗弃。其次,由于子女在经济和思想等方面的独立和成熟, 使老年人作为父母的角色越来越模糊, 在家庭中的权威性也逐渐降低。,往往导致了他们情绪低沉,脾气暴躁,怨天尤人,喜怒无常,行为上则表现为“老小孩”特征。

    Moen 等[6]认为, 老年人离休后回归家庭, 家庭的关爱能有效地缓解老人的孤寂感。据调查, 22. 2%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患有抑郁症, 而家庭问题是诱发老年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之一[7]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 社交圈变窄, 缺少沟通和交流的对象, 对于社会交往的需求较高。郭娟等[8] 研究指出, 在社会支持中, 离退休老年人最需要的是主观体验和感受的被理解、被关怀, 相比之下, 对客观实际支持的需求相对较少。

    3.2 健康与安全需求

    健康需求是满足离休人员生理与安全需要的基本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离休患者对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期望不断增长。史平[9]调查发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老年人不仅关注自己身患的疾病, 同时也关心自己是否健康和健康程度。离休患者在进入古稀年龄段以后,体能锐减,疾病增加,且“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此时,他们具有明显的惧怕疾病折磨与死亡的心理。有的人表现出绝望心理;有的表现脾气古怪,爱发无名火;而有的则表现沮丧,低沉,沉默寡言,郁郁不乐。而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是未能很好的从心理上引导离休人员及准备好迎接人生的“黄昏”这个挑战。

    3.3 护理对策

    3.3.1 由于我院干诊科的患者有一部分是企业单位的还有从部队转到地方的,所以患者的心理需求有很大差异。但我们分析统计的数据表明尊重与爱,健康与安全是他们共同最主要的需求。良好的心理状态、社会支持可以调整机体平衡,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利于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更加注重了心理护理这一细节。我们总结了下面几点。第一,由于离休患者以往的身份地位不同于普通患者,所以对离休患者应更加尊重爱护,尽量消除他们有被遗忘的心理,要细心、耐心进行护理和照顾,认真倾听离休患者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第二,对多疑患者应多开导解除其顾虑;第三对悲观沮伤者应多鼓励,使之情绪开朗,增强其治病信心;第四对于忧郁孤独情绪的老人,应予以亲切的劝导,热情温暖的关怀,使之倍感温暧,心情愉快;第五对疾病抱着一种不关心不重视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向他们阐明治疗的必要性,对于治疗慢性病要持之以恒,树立信心。恰当的心理安慰能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促使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归。

    3.3.2 加强心理护理科普知识宣教

    科学的精神卫生和全面心身健康概念,是建立在全面的综合-整体的心身健康观点上的,它可以提高患者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自我抗病能力,预防不良心理刺激因素,促进心身健康。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每个人积极主动的自我寻求, 倘若个体缺乏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纵使能够获得他人给予的强大心理支持, 也难以达到维护与巩固其心理健康的目的[10] 。心理调适能力是可以通过接受教育、咨询辅导以及自我反省而不断增强的[10] 。护理人员通过给离休患者反复宣教,让他们应有意识地借助我们的力量强化离休的适应、子女离家的应对、孤独感的排解、人际关系冲突的调和、悲观忧郁情绪的缓解等方面的心理调适能力。

    3.3.3 指导离休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发挥家庭调适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6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