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12期
编号:12013161
原州区布病疫情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B版》 2010年第12期
     【摘要】目的 了解布病在原州区的流行情况,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法,对固原市十年来布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十年来原州区共有84例患者,其中2001年为高发年有23例患者。结论 原州区布氏菌病偶有暴发,针对布病疫情状况,建议今后应加强畜间检、免疫和传染源管理工作。

    【关键词】布氏菌病 流行情况 预防

    中图分类号:R37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361-02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我市多年来一直是低发病区,近年来发病有上升趋势,为了进一步了解布病在原州区流行情况和动态,为做好原州区防治和监控,现将近十年来布病情况作一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 http://www.100md.com     本文资料主要来源于2000-2009年布病疫情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和布病监测资料。调查对象主要为全市与家畜、畜产品密切接触的放牧、饲养、皮毛乳肉加工、收购、兽医、屠宰等人群。实验室检验及血清学判定标准按《布氏菌病防治手册》规定进行,对确诊的布氏菌病患者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上报时限网络直报。

    2 结果

    2.1 流行情况

    我区2000-2009年对全区范围内的职业人群和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13343人,血清学检查1818人次,血清学检验阳性61人,血检阳性率为3.4%.2000年-2009年累计84例,发病率最高为2001年23例,2000年无病例发生。11个乡镇中10个乡镇有病人。交通方便、畜牧交易市场附近多发。

    2.1.1 人群分布

    发病以散发为主,时有暴发。从年龄上看最大69岁、最小6岁,发病年龄20-50岁最多。从职业上看发病集中在农村,以养殖户为主,传染源为羊、鹿、牛。人发病主要因接触流产分泌物、饮奶或接触病畜。但近年来学生和儿童把羊羔和鹿仔当作宠物来玩而引起发病。其中饲养人员73例,占发病人数的86.90%、儿童和学生发病7例,占发病人数的8.33%。教师1例、工人1例、技术人员1例、屠宰1例各占发病人数的1.19%。从性别上看男71例,占发病人数的84.52%;女13例,占发病人数的15.48%。男女之比5.46:1。
, 百拇医药
    2.1.2 时间分布

    布病全年均有发病,但是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布病疫情出现在3-8月份, 84例布病患者,1月份发病0例,2月份发病1例,3月份发病7例,4月份发病8例,5月份发病23例,6月份发病15例,7月份发病7例,8月份发病11例,9月份发病6例,10月份发病5例,11月份发病0例,12月份发病1例。3-8月份占发病人数的84.52%。这主要与家畜的产羔(仔)季节有关。

    2.1.3 地区分布

    据统计,2000-2009年间,11个乡镇中有 10个乡镇有布病患者。其中主要分布在横三营镇30例,占发病人数的35.71%、黑城镇23例,占发病人数的27.38%、头营镇11例,占发病人数的13.10%、寨科镇、开城镇各5例,占发病人数的5.95%。

    2.2 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 http://www.100md.com
    传染源:从调查结果看,引起布病疫情发生和暴发的传染源主要为患病羊、病牛。2009年首次发现病牛成为传染源。

    传播方式 病原菌主要通过体表皮肤粘膜的接触进入人体,如接产羊羔(鹿仔)、屠宰病畜、剥皮、挤奶等接触;此外亦可经消化道,如进食含布氏菌的生奶、奶制品或被污染的饮水和肉类而感染;吸入被布氏菌污染的尘埃而感染的气溶胶传播亦为传播途径之一。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免疫力。

    3 分析

    引发布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一是传染源的流通环节得不到有效控制,个体养殖户很少到市场进行交易;二是养畜户对布病防护意识淡薄,卫生条件差,个别饲养户在接羔(仔)的过程中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三是养畜户由于畜间检疫、免疫工作涉及到收费问题,一些养畜户不愿意出钱对牲畜进行检疫、免疫从而造成不能及时发现病畜,传染源不能及时清除。
, 百拇医药
    4 预防

    4.1 各级政府和畜牧、卫生提高认识,密切配合,要管好牲畜交易,坚持不检疫不交易的原则,严格杜绝病畜的流入和流出,加强牲畜居住圈舍的消毒管理,阻断疫病畜间传播途径。

    4.2 密切注视疫情动态,保护易感人群,加强畜牧业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体检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及时发现疫情,控制蔓延。

    4.3 加强宣传 畜间布病不仅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也威胁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使群众认识到布病的危害性及预防知识,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农牧民群众了解和掌握布病防治常识,提高防病能力,保护和发展劳动生产力,应注意布病感染人员中儿童、学生群体,已经严重影响了感染儿童的成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前途。因此在加大这一群体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和保护能力,防止不必要的感染。

    4.4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膳食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饮用或食用未消毒或未经检疫的乳、肉及其制品,引发人间布病发病增多。应加强食品检疫监督和消毒。

    4.5 职业人群的防护 在工作中要按规定使用各种防护装备(工作服、橡皮围裙、帽子、口罩、胶鞋、乳胶手套和线手套、接羔袋等),工作结束后进行消毒,包括使用的防护装备。, http://www.100md.com(杨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