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096053
成都市锦江区2006-2007年艾滋病性病检测情况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张玲
第1页

    参见附件(2686KB,2页)。

     3.2 AIDS在流动人口中的传染 外来务工人员导致流动人口数量和规模的逐渐增长是促进艾滋病流行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因素。在中国流动人口是HIV传播的最高危人群之一,一般流动人口获得艾滋病知识宣教的主要途径为电视、广播和免费宣传材料。这种宣传范围和力度都十分有限,资料显示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中,艾滋病流行率较高。例如广东省2008、2009、2010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数分别为5557例、6273例和5172例。其中感染者中的流动人口病例平均达到2338例。据统计广东省的感染者中,有42.6%为流动人群。说明流动人口使HIV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快速的传播,使艾滋病疫情正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3.3 在吸毒人群中流行 吸毒人群是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受害者之一。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在全国差异很大,在云南、新疆等地,吸毒人群感染AIDS的比例较大。并且正在从吸毒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也许以后经注射吸毒方式传播将是中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相关管理应加强打击吸毒和贩毒活动,增加青少年对毒品危害性认识,远离毒品,自觉抵制毒品,把打击吸毒和贩毒与防治艾滋病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控制艾滋病的流行[3]。

    3.4 我国对艾滋病的监测 AIDS监测是指系统地、连续地收集、整理、分析AIDS病毒感染、发病以及危险因素信息,及时把相关信息反馈到决策者、专业人员等应该知道相关信息的人,为AIDS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4]。有效的利用监测和调查资料,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推荐的、适用于我国AIDS流行特点的方法,对中国AIDS感染者和患者的规模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治,例如2010年,广东省共建立119个监测哨点,覆盖了吸毒人群、女性性工作者、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孕产妇、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青年学生、流动人群、无偿献血人群等高危或重点人群。

    3.5 我国艾滋病重要防治策略 ①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全民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尽量减少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影响。②对一些高危人群(吸毒、同性恋者)开展行为干预,减少人群中的传染性,控制艾滋病的传播。③建立AIDS监测系统,积极有效控制艾滋病在病人群中的传播,改善艾滋病感染者的医疗保健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万宏,艾滋病流行状况与防治策略,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311—314.

    [2] 吕繁,我国AIDS监测及其发展策略,传染病信息,2004,17(4):151—152.

    [3] 贾祥,李丽丽,王宏智,俞洋,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状况,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3):325—32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8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