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111229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44例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张鸿
第1页

    参见附件(3808KB,3页)。

     3.1.2护士沟通技巧欠缺 本组研究发现,部分护理不良事件的起因是护士沟通技巧的缺乏。儿科护士在为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的时候,未能考虑到患儿及其家长的理解力问题,健康宣教完成之后,患儿及其未能掌握或者事后忘记,结果常常导致患儿在住院期间发生一些意外事件并引起护理纠纷。具体来说,如护士告知家长应随时拉上床栏,但是家长没能引起注意,不拉上床栏或待护士离开后仍将床栏放下,最后导致小孩跌下床。为患儿静脉穿刺时,护士告知不详,家长配合不好,患儿哭闹躁动或护士技术水平差致穿刺失败。输液时未讲解控制液体滴速的重要性或讲解不详等。因此,建议护士在做健康教育时,告知患儿及其家长“为什么、怎么做、不正确执行的后果”等等,切忌只是简单地告知患儿及其家长应该怎么做。

    3.1.3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护士人手较少,但是护理工作量却相对较大,特别是在病人高峰时期,护理工作量往往会陡增,出现部分患儿未能及时有效治疗的情况,致使家长呵斥护理人员,发生争吵导致;由于患儿家长催促,护理人员急于完成治疗,最终忙中出错。

    3.2 不良事件的防范

    3.2.1 风险教育、监控 根据我院护理部制定的护理风险预防机制,规范操作流程、护理常规,完善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应急预案等。定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护理规章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将事例、经验教训等进行分析,增加感性认识,避免再次发生。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随时发现隐患和不规范操作并及时纠正,总结反馈,提醒其他护士引以为戒。加强对重点环节监控,即重点人员(新入科、低年资、责任心差)、重点时段(中午、夜间、节假日)、重点操作(特殊操作、高难度操作)的护理安全。

    3.2.2 认真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加强人员培训 各项规章制度是护理工作正常运行的保证,通过每月考核,平时监控,督促护士掌握并落实各项核心制度,重点是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执行制度等。教育护士,提高服务意识,面对特殊群体,更应具备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同情心和高尚的职业情感,以理解、宽容、接纳、安抚的态度对待家长的误解、迁怒[1-3]。要求护士掌握头皮静脉穿刺技巧、备皮方法、药物剂量换算、输液滴速、新药特药知识等,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以娴熟的操作,热情的服务,赢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与尊重[4]。选用职业道德优秀、专科理论扎实和技术水平高的护士对新入科、低年资护士进行传、帮、带,使其尽快适应儿科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

    3.2.3 掌握护患沟通技巧 多数护患纠纷源于沟通不良,护士直面病人多,能及时听到抱怨声,护士应因人而异恰当解释[5]。沟通应掌握:倾听时一要专注,清楚说话内容。二要移情,要求把自己的情感置身于说话者的位置上,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努力理解说话者想表达的含义。三要接受,客观地倾听内容而不急于作判断[6]。儿科护士面对的不只是患儿,还有多个家属。因此,进行健康教育时应耐心、细致,反复多次,针对性强。

    3.2.4 弹性排班 儿科常见病具有非常强的季节性,因此护理人员的忙闲反差较大。可根据工作量大小来合理排班、弹性排班。排班时注意护士能力搭配、能级对应,加强中午、夜间、节假日重点时段的人员安排,保证护理安全。工作量较小时休息,工作量较大时加班,或者及时申请补充护理人员数量,有效防止因为工作量过大而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 涛,郑尚荣,顾银燕,等,本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1):1512—1513.

    [2] John LT,Morgan JM,Donaldson MS.To err is human: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Wazhingl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9:204.

    [3] 张莉萍,蔡雪丽,吴晓雁. 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体系防范护理缺陷[J]. 中国护理管理,2008,8(8):53-54.

    [4] 李红艳·儿科静脉输液常见缺陷的系统管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3):393

    [5] Evans S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808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