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152889
观察丹参酮ⅡA联合纳络酮和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问延华 宗传会
第1页

    参见附件(2864KB,2页)。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严格按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包括三维持治疗,即①维持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使血气和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②维持周身和各脏器足够的血液灌注,使心率和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③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以保证神经细胞代谢所需。三对症治疗,即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应用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剂量为每次0.1mg/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静脉点滴、纳洛酮初始剂量为每次0.2mg/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静脉点滴,共3天;3天后,静脉滴注每次0.15mg/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7 天、胞二磷胆碱剂量为每次0.1mg/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静脉点滴。圴10天为1个疗程。

    1.3 两组比较 两组患儿出生体重、性别、胎龄、出生时Apgar评分及母亲年龄等情况类似。两组患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分布情况比较如下:治疗组 38例中,轻度16例,中度14例,重度8例;对照组42例中,轻度18例,中度16例,重度8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中病变程度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症状、体征见表1,头颅CT检查均呈轻、中、重度HIE,部分合并颅内出血。以上数据经统计学检查,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4 疗效判定 显效:用药2天内患儿意识恢复,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原始反射恢复,头颅CT改善。有效:用药7 天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头颅CT改善;基本恢复者。无效:用药10 天以上病情有改善仍不恢复或死亡者。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治疗组62例,治愈39例,治愈率62.90%,总有效59例,总有效率95.16%,与对照组62例,治愈14例,治愈率22.58%,总有效42例,总有效率67.74%进行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详见表二)。两组在意识障碍平均消失时间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惊厥、原始反射减弱平均消失时间上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在呼吸衰竭、肌张力减弱平均消失时间上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治疗后具体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情况详见表三。 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治疗不良反应。

    表一 两组患儿入院时症状、体征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

    X2=0.14 X2=0.17X2=0.13 X2=0.14X2=0.19X2=0.13X2=0.13

    P>0.05 P>0.05 P>0.05P>0.05P>0.05 P>0.05P>0.05

    表二 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

    注 :▲ X2=20.60 X2=15.43

    与对照 P<0.01 P<0.01

    组比较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多种病理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引起机体代谢障碍、组织损伤、脑血流减少、脑水肿及神经坏死等病理改变。HIE发病机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是由多种机制综合作用所致的一系列生化连锁反应或称缺氧缺血性瀑布的结果[3]。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对其发病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提出了能量衰竭学说、兴奋性神经毒性学说、钙通道阻滞学说、自由基损害学说、一氧化氮学说及亚低温疗法[4]等理论,目前研究证实继发性损伤是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在缺氧后体内β-内啡肽浓度极度升高,因缺氧能直接作用于延髓的吸气神经元或间接作用于脑桥区等神经中枢,使β-内啡肽释放。β-内啡肽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加重脑损伤及脑水肿:①降低脑局部血流量;②影响兴奋性氨基酸受体N-甲基D-天门冬氨酸通过兴奋性氨基酸系统加重脑损伤;③刺激白细胞产生自由基而损伤脑细胞,加重脑水肿;④抗利尿作用,加重脑水肿[5]。丹参酮ⅡA它可减少氧自由基产生、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6],以减轻由缺氧这一初始因子所引起的损伤;通过抑制血小板凝集和血栓形成,抑制胶原纤维的产生和促进纤维蛋白降解[7],以发挥抗栓、抗凝和降纤作用;还可通过促进肺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抑制内皮素释放,以纠正缺氧引起的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分泌异常,减轻缺氧性肺血管收缩[8]。此外,动物研究还发现,丹参及其有效成分可改变实验动物的血液流变性,改变高黏滞血症[9],从而改善肺微循环。纳洛酮能有效地阻断阿片样物质所介导的各种效应。纳洛酮能改善脑血流量,增加脑灌注压,减轻脑水肿,还能使缺氧后脑血流量重新分布,保证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血流供应;纳洛酮能明显增加新生儿呼吸频率,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改善通气障碍,纠正呼吸抑制;纳洛酮还能增加心肌收缩功能,增加心博出量,使脑灌注压增加[10]。胞二磷胆碱是一种脑代谢激活剂,属磷脂类,磷脂酰胆碱的前体物质,是卵磷酯合成所必须的辅酶,卵磷酯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卵磷酯代谢障碍时,线粒体、内质网功能障碍也随之引起,胞二磷胆碱能促进卵磷酯合成,故能提高脑干网状结构的作用,特别对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增强椎体束系统的作用,改善运动麻痹,增强大脑耗氧量,促进大脑新陈代谢,使大脑功能恢复,促进苏醒[11]。

    本组实验证明,用丹参酮ⅡA联合纳络酮和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HIE,治疗组意识障碍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控制惊厥、恢复原始反射时间上少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在呼吸衰竭和肌张力减弱消失时间上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从而明显缩短了疗程,减轻了缺氧缺血所致脑水肿,缩短了窒息后脑损伤时间,保护了中枢神经系统。治疗组总有效率(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67.74%),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三药联用治疗HIE疗效明显,有利于提高患儿成活率,有利于患儿及早康复,且用药安全,未发现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中华儿科杂志,1997,35(2):99-100

    [2]杨玉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进展.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4):109-110

    [3]赫羽,赵立宏.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进展.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0):158-159.

    [4]Eicher DJ,Wagner CL,Katikaneui LP,et al.Moderate hypothermia in neonatal encephalopathy:Efficacy outcomes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6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