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145422
整脊疗法常规手法配合常规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日 熊暑霖
第1页

    参见附件(2758KB,2页)。

     【摘要】目的 观察整脊疗法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编号,采取随机数字表发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在常规手法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整脊疗法。B组以常规手法为主。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次总治疗时间约20分钟,10次1疗程,总共治疗2个疗程。根据疗效标准让受试者填写相关信息。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B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 ,两组结果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结论 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传统手法的基础上配合整脊疗法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效果优于传统手法。

    【关键词】整脊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疗法

    中图分类号:R2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139-02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性,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笔者自2009年以来采用整脊疗法配合常规推拿治疗本病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与单用推拿疗法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观察的60例患者,均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拟定[2],病例来源于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科住院部及门诊。根据就诊先后顺序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A组(治疗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

    表1为两组病例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A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0岁,平均年龄37.33±8.60岁,病程最少1个月,最多9个月,平均病程6.13±2.40月;B组30例,男14例,女16例, 年龄最小22岁,最大50岁,平均年龄35.23±8.67岁,病程最少半个月,最多8个月,平均病程5.97±2.24月。两组病人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经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年龄:t=0.41,P>.05;病程:t=0.26,P>.05),提示两组条件相同,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1.2.1 B组

    采用常规推拿方法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3]中的有关LIDP的治疗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循径按揉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按、揉手法在患者脊柱两侧膀胱经及臀部和下肢后外侧,以腰部为重点。然后医者用双手掌重叠用力,沿脊柱由上至下按压腰慨部,反复2~3遍。(2)拔伸推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先用拇指或肘尖点压腰阳关、肾俞、居髎、环跳、承扶、委中及阿是穴,以解痉止痛。然后在助手配合拔伸牵引的情况下,用拇指顶推或肘尖按压患处(与突出物方向相反)。(3)理筋整复法:患者侧卧位,医者用腰部斜扳法,左右各1次,然后再仰卧位,用强制直腿抬高以牵拉坐骨神经和腘神经。(4)踩跷、背晃法(视病情选择性使用)。(5)整理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拿、揉、弹拨手法沿腰部及患侧坐骨神经分布区施术3~5分钟,然后擦热患处。

    1.2.2 A组

    胸椎调整法[4]。患者俯卧位,医者站其一侧,根据胸曲情况决定前胸部是否垫软枕,医者单手或双手重叠,用手掌小鱼际肌放于所要调整脊椎的一侧(着力点为豆状骨),作适当的渗透力定位,再此基础上作向外向内旋转,此时有弹响声或手有触动感,手法完毕。手法渗透力要好,定位要准确。

    腰椎整脊治疗包括两种手法。(1)双手分离旋转复位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站于患者健侧。如腰椎间盘向左侧突出者,右手掌根按于患处,左手掌根按于健侧脊柱旁,左手紧握右手腕关节处。术者双手分别同时突然向相反方向分离旋转用力推按。在旋转用力推时,右手掌根向内侧斜下方旋转45°。此时,术者右手掌根下有移动感,方为复位成功;如腰椎间盘向右侧突出者,则术者右手掌根按于患处,用相同的方法,右手掌根向内侧斜上方旋转45°,即复位成功。(2)抬腿按腰复位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站其患侧。如腰椎间盘向左侧突出者,术者左手掌根按于患处,右手紧握患者健侧膝关节并抬起健侧下肢,双手向相反方向用力,待术者左掌根手下感觉有阻力时,左手掌根突然小幅度用力按动,此时方可听到关节的弹响声,或术者左手掌根下感觉有移动感,方复位成功;如腰椎间盘向右侧突出者,术者右手掌根按于患处,左手紧握患者健侧膝关节并抬起健侧下肢,用相同的方法复位。

    双手分离旋转复位法适用于急性期,尤其是单纯腰痛的患者;抬腿按腰复位法适用于慢性期或病程较长的患者,并适用于腰痛伴单侧或双侧下肢疼痛的患者。

    1.2.3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次总治疗时间约20分钟,10次1疗程,总共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临床控制:腰腿疼痛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度以上,腰部活动正常,并能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显效:腰腿疼痛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50度以上,腰部活动明显改善;有效:腰腿疼痛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直腿抬高试验小于50度,腰部活动有所改善;无效:腰腿疼痛症状和腰部活动均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方法

    所有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

    2 结果

    表2为两组病例临床综合疗效评定。结果表明,A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B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 ,两组结果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x2=5.1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A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

    表2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引起此病病因基本有2种:1)内因:腰椎间盘退变或生理缺陷。2)外因:外感风、寒、湿邪,外力损伤等。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第4、5腰椎或腰5、骶1部位,以第5腰椎与第1骶椎间者最多。椎间盘向后外方突者较多。临床上主要症状是疼痛,引起疼痛的原因有3点:1)由破裂组织释放组织胺所引起的化学性炎症。2)由与体循环隔绝的髓核组织突出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炎症。3)由压迫坐骨神经根所引起的创伤性炎症。因此,纤维环的破裂口和坐骨神经根部有炎性水肿,加重神经根的压迫,纤维环外层有窦椎神经(或称回返神经)支配,刺激此神经可引起腰臀部的感应痛。坐骨神经根的炎症发生,神经根炎使痛觉纤维发生短路,引起剧烈的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由于神经反射和自体保护反应,导致腰部及患侧下肢肌肉的反射性痉挛,构成了恶性循环。所以应用放松手法非常必要,其作用是:解除肌肉痉挛,消除恶性循环;祛风散寒,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而达到止痛的目的。消除局部水肿,分离组织粘连,提高局部痛阈,为整脊手法创造有利条件。

    整脊手法是根据生物力学、椎体力学和杠杆原理,通过改善或改变椎间盘与神经根之间的关系,解除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整脊手法是在下压冲击力和震颤力的作用下,扩大椎间孔,使腰椎间隙宽度发生变化并产生负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5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