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148333
替米沙坦和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日 杨联芳
第1页

    参见附件(2520KB,2页)。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规定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中高血压疗效判定[2]。显效:①DBP下降≥10mmHg,并达到正常范围;②DBP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Hg;有效:①DBP下降<10 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②DBP较治疗前下降10~19 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③收缩压较前下降≥30mmHg;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1.4 观察指标 实验期间每1周随诊1次患者,测血压、心率和调查不良反应事件。测量心率、血压。心率、血压均在每日上午窦性节律下连续测量3次,每次相隔30 min,取其平均值。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观察结束时,检测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并做心电图。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病人降压效果比较(见表1)

    两组所有患者均完成试验。用药8周后,替米沙坦组45例(60%)显效,26例(34.67%)有效,4例(5.33%)无效,总有效率94.67%。缬沙坦组40例(53.33%)显效,27例(36%)有效,8例(10.67%)无效,总有效率89.33%。替米沙坦组有效率高于氯沙坦组,但经统计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比较(见表2)

    如表所示,两组患者用药后均心率减慢,收缩压、舒张压降低。服药4周、6周、8周降压效果愈来愈好。两组用药前后差值比较:比较两组用药后降低收缩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6周、8周替米沙坦组舒张压降低更明显(P<0.05)。

    2.3 2组病人治疗前后血脂比较(见表3)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脂比较,替米沙坦组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优于缬沙坦组(P<0.05)。

    表1 2组病人降压效果比较 例(%)

    注:2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表3 2组病人治疗前后血脂比较(x±s) (mmo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4 不良反应

    替米沙坦组1例出现头晕,缬沙坦组1例出现胃肠道症状,均较轻微,不影响继续用药。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别。

    3 讨论

    本试验证明,替米沙坦80mg每日一次与缬沙坦80mg每日一次口服均显著降压。降压药物的降压效果是否持久与药物本身的半衰期有关。替米沙坦的半衰期长达24小时,决定了它具有持久的降压疗效。尤其是在用药末清晨血药浓度低的时候降压效果仍能维持。从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减轻对靶器官的损害[2]。

    替米沙坦和缬沙坦均是ATⅡ受体拮抗剂。在常用的ATⅡ受体拮抗剂中,替米沙坦与ATⅡ受体1的亲和力最高:替米沙坦>奥美沙坦>坎地沙坦>缬沙坦>氯沙坦[3]。替米沙坦对ATⅡ受体1的拮抗作用最强[4],替米沙坦对ATⅡ受体1的亲和力是ATⅡ受体2的亲和力的3000倍,选择性地阻滞ATⅡ收缩血管和分泌醛固酮的作用[5]。此外,替米沙坦尚有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值激活受体作用,通过一作用机制,替米沙坦有一定的降脂作用,可在代谢综合征治疗中发挥一定作用[6]。

    总之,AT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是安全有效的,与缬沙坦相比每日一次口服价格低,剂量小,降压更持久平稳,尤其更能良好控制清晨血压,降低舒张压,调节血脂。

    参考文献

    [1]Battshiller AJ,Scott LJ.Telmisartan:a review of its use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Dru-gs,2006,66(1):51-83.

    [2]White WB. Relevance of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 in the circadian onset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2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