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93368
90例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王启忠
第1页

    参见附件(1221KB,1页)。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对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2011年7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脑卒中无癫痫的患者进行比较,记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治疗干预,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的特点和对康复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质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对患者的影响较大,不利于患者康复,医生要积极给予治疗。

    【关键词】脑卒中 癫痫 抗癫痫 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102-01

    随着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是指急性起病,因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1],脑血管病仍是癫痫常见的发病原因,脑卒中早期有痫性发作、皮质梗死、脑叶出血及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发生癫痫的危险性更高,癫痫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是脑卒中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对高发人群进行积极预防,本文探讨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特点及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2011年7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90例脑卒中无癫痫的患者进行比较,分别记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在45~81岁之间,平均66.4±5.1岁,脑出血55例,脑梗塞35例;对照组男性54例,女性36例,年龄在51~82岁之间,平均65.5±3.8岁,脑出血 50例,脑梗塞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对两组患者的脑出血部位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检查,接受脱水剂及神经营养治疗,癫痫发作时,根据情况选择单一药物或者双药治疗,对癫痫持续状态脉注射安定或者苯妥英钠。应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标准(ADL)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干预效果。

    1.3 入选标准 根据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卒中后癫痫临床诊断标准,既往无癫痫史,脑卒中2周内为早期癫痫发作,2周后为晚期癫痫发作,经头颅CT及MRI证实。

    1.4 ADL评定方法 根据Barthel指数将患者的ADL能力分为3级,显效:有轻度功能障碍,可以完成部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的帮助[2]。有效:有中度功能障碍,需要极大的帮助才能完成生活活动。无效:患者有重度功能障碍,多数日常生活活动不能完成或者需要人照料[3]。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使用X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发病部位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发病部位比较

    总表1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皮质继发癫痫的发生率为87.8,对照组皮质发病率为50%,观察组患者皮质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是引起癫痫发作的常见危险因素,脑卒中后癫痫史增加致残及致死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国内外对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越来越关注,脑卒中国外发病率在5~20%之间,癫痫发作与脑卒中的严重性、梗死面积、脑卒中时的严重性密切相关[3]。脑卒中痫性发作发生机制尚不明了,有资料表明包括脑组织缺血作用、神经传导和细胞内离子的改变、含铁血红素及铁沉积有关,有人对双侧颈动脉闭塞引起的大脑缺血脑电图研究表明,海马和颞叶痢性放电及棘波放电增多,缺血引起兴奋性氨基酸释放,产生一系列的毒性物质。此外脑卒中早期,脑组织缺血缺氧,钠泵衰竭[4],钠离子大量内流破坏细胞膜的稳定性发生变化,引起痫性放电,较大急性血管盗血邻近脑组织缺血直接刺激局部神经元引起癫痫发作。晚期发作是脑卒中的机械刺激,神经细胞变性病灶周围胶质细胞出现癫痫灶致癫痫发作,在本组中观察组患者皮质脑卒中继发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能与血液直接刺激大脑皮质有关。脑皮质以神经细胞及轴突为主,脑卒中后易发生异常放电,因此皮质受累的脑卒中癫痫发生率明显升高,特别是以颞叶、顶叶、额叶居高。脑卒中继发癫痫[5],通过抗癫痫药物,大部分可得到控制,脑卒中可以通过对原发病的治疗,癫痫可随原发病的好转而自动缓解,一般不需要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对于迟发型癫痫患者特别是存在后遗症的患者,因中风囊的机械刺激及胶质瘢痕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应长期按照抗癫痫治疗。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其发病率也有所不同,在急性期出现的癫痫发作以蛛网膜下腔为主,脑出血次之,脑梗死的发病率最低,迟发型癫痫多见于脑出血及脑梗死的恢复期。脑卒中后癫痫对患者的影响较大,不利于患者康复,医生要积极给予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风銮,张青娜.卒中后癫痫的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09,24(19):1736.

    [2] Koch UP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21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