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2年第4期
编号:12222209
神气病医案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B版》 2012年第4期
     1 暴喜气散证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世皆有之,人皆有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云:“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由此可见七情致病往往直接影响脏腑气机的生理功能,导致人体气机紊乱,使阴阳气血失调,而造成“七情内伤”的神志病变,是谓有之于内而形之于外。

    人的情志变化与人的五脏有密切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并将喜、怒、忧、思、恐分别归属于心、肝、肺、脾、肾五脏之志,即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把精神活动极其变化与五脏功能相对应,将人的情绪变化归为脏腑生理活动的表现。因此,笔者认为,当五脏精气充足,气机条畅,人体对外界的各种刺激所作出适度的“七情”反映就正常;若人的精气不足,气机不顺,对外界的各种刺激无法适度承受,就会产生“七情”的病理状态。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这些情志为病之病机关健在于导致人体气机的紊乱,从而引起气之运行升降失调。《灵枢·寿夭刚柔》云:“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脏病。”因五脏各自生理功能和气机升降出入的形式各异,其不同的情志刺激对脏腑气机的影响也不相同。如《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矣。”情虽分五脏,然心为主,故七情所伤,以心为本。《灵枢·口问》曰:“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皆摇。”又《类经》云:“是情志之伤,虽五腑六腑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以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赅志意,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由此可见,各脏情志均与心有关。“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气主血脉而藏神,故心为情志之源。

    喜为心志,在正常情况下,喜是一种良性情绪反映,既能缓和精神紧张,又可让心情愉悦舒畅。如《素问·举痛论》云:“喜则气和志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807 字符